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8 月 20 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 2021 年上半年南京市环境质量状况。现代快报记者获悉,2021 年上半年,全市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环境空气质量略有下滑;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持续优良,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大气环境同比略有下滑,酸雨在减少
2021 年上半年,全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 143 天,同比减少 4 天,达标率为 79.0%,同比下降 1.8 个百分点。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为 38 天,同比减少 12 天。未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 38 天,其中轻度污染 34 天,中度污染 4 天。
主要污染物为臭氧和 PM2.5。各项污染物指标监测结果:PM2.5 平均值为 32.0μg/m³,同比下降 6.4%,达标;PM10 平均值为 61μg/m³,达标;二氧化氮平均值为 33μg/m³,达标;二氧化硫平均值为 6μg/m³,达标;一氧化碳日均浓度 95 百分位数为 1.1 毫克 / 立方米,达标;臭氧日最大 8 小时值超标天数 30 天,同比增加 4 天。此外,2021 年上半年,南京市降尘均值为 4.09 吨 / 月 • 平方公里,同比上升 28.6%。
2021 年上半年,全市年降水量为 371.4 毫米。全市酸雨频率为 15.9%,同比下降 2.6 个百分点;降水 pH 均值 5.71,酸性强于上年同期 ( 5.73 ) 。城区酸雨频率为 16.9%,同比下降 0.9 个百分点;降水 pH 均值为 5.74,酸性与上年同期持平。郊区酸雨频率为 15.0%,同比下降 5.9 个百分点;降水 pH 均值为 5.69,酸性强于上年同期 ( 5.73 ) 。
28 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有所改善
2021 年上半年,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纳入《江苏省 " 十四五 " 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的 42 个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质优良(Ⅲ类及以上)断面比例 100%,无丧失使用功能(劣Ⅴ类)断面。城市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继续保持优良,达标率为 100%。
长江南京段干流:水质总体状况为优,5 个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Ⅱ类标准。全市 28 条主要入江支流(实际监测 27 条),水质达标率为 100%。其中 11 条水质为Ⅱ类,14 条水质为Ⅲ类,2 条水质为Ⅳ类,无劣Ⅴ类河道,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情况有所改善。
秦淮河干流水质总体状况为优,6 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Ⅲ类,水质优良比例为 100%,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状况有所改善。秦淮新河水质总体状况为优,2 个监测断面水质均为Ⅱ类,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滁河干流南京段水质总体状况为良好,5 个监测断面中,水质为Ⅲ类 3 个,Ⅳ类 2 个,无劣Ⅴ类水,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金川河水质为Ⅱ类,水质状况为优。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状况有所好转。
湖泊方面,玄武湖水质为Ⅳ类,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固城湖水质为Ⅲ类。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石臼湖水质为Ⅲ类。与上年同期相比,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
5 个主要湖泊中,按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中营养湖泊 3 个,分别为金牛湖、固城湖、莫愁湖;富营养化湖泊 2 个,分别为玄武湖和石臼湖,均为轻度富营养化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莫愁湖由中度富营养改善为中营养,石臼湖由中营养下降为轻度富营养水平,其它湖泊富营养水平基本稳定。
南京的夜晚更安静了,曾被生态环境部点赞
今年上半年,南京的噪声污染也有所改善。
全市区域噪声监测点位共有 539 个。监测显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 53.9 分贝,与上年同期持平;郊区区域环境噪声 52.2 分贝,同比下降 0.6 分贝。全市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共有 247 个。城区交通噪声均值为 67.6 分贝,同比下降 0.1 分贝;郊区交通噪声 65.8 分贝,同比上升 0.5 分贝。
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 28 个。昼间噪声达标率为 100%,同比持平;夜间噪声达标率为 89.3%,同比下降 3.6 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6 月 17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 2020 年度《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在 31 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 5 个计划单列市中,南京以夜间声环境达标率 92.7% 夺冠,白天达标率 99% 排名第二,成绩单相当优秀。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