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8-23
百年瞬间丨“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银河 — Ⅲ”巨型计算机)

1997 年 6 月 19 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银河 — Ⅲ”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标志着中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突破,运算速度每秒达到百亿次,中国高性能计算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跨越。

(“银河 —I ”主机系统)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天河一号副总设计师 刘光明:“银河 — Ⅲ”就踏上一个新的技术台阶,从小规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它就是半导体技术的一个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就带动了我们现在所有的信息技术的一个快速发展,全面进入了集成电路的时代。

(“银河 —I ”巨型计算机)

改革开放前,我国没有高性能计算机,勘探的石油矿藏数据不得不用飞机运到国外处理。花巨资购进一台巨型计算机,对方却提出苛刻条件。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银河”亿次巨型机研制者胡守仁)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银河”亿次巨型机研制者 胡守仁:要在你的机房里头搞一个“小房子”,我们的人不能进去,我们使用的情况他都掌握了,这些人的费用还是我们出的,你看气不气人啊!

(慈云桂:中国巨型机之父)

1978 年,邓小平提出“中国要搞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同一年,“银河 — Ⅰ”巨型计算机项目启动。

(“银河 —II ”巨型计算机)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 张民选:那个时候,搞硬件的东西靠画图来,电路是一个一个的画出来的。现在你写一句话(就行了),那个时候画图画半个月。

(“银河 — Ⅲ”总设计师杨学军)

1983 年 12 月,每秒运算一亿次以上的“银河 — Ⅰ”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86 年 3 月,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助推下,“银河 — Ⅲ”、“曙光 — Ⅰ”、“神威 — Ⅰ”等高性能计算机相继诞生,算力也迅速突破百万亿次大关,中国在高性能计算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共产党员网

相关标签

计算机 集成电路 国防科技大学 半导体 信息技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