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从小到大读书识字,我们早已习惯了图书馆的存在。中国的图书馆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没有图书馆的时代,藏书机构叫什么?
近日,南京图书馆推出在线新展《从藏书楼到图书馆——中国图书馆的历史变迁》,揭开图书馆的 " 身世 "。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古代的 " 图书馆 " 都叫什么?
你知道,古代中国的 " 图书馆 " 叫什么?周代的 " 盟府 " 被视作我国图书馆的雏形。随后,两汉有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有观文殿,宋朝有崇文院,明代有澹生堂,清朝有四库全书七阁 …… 古代的这些 " 图书馆 ",主要作用是保存文献,大多数是官府藏书,采取封闭式管理,非常严格。
明朝时期,私家藏书的规模盛况空前。明代著名散文家、" 唐宋派 " 代表作家归有光,也是一位藏书家,他的藏书楼名叫 " 世美堂 "。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 " 天一阁 ",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1561 年),位于浙江宁波,收藏各类古籍 30 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
清代,为了收藏《四库全书》,全国各地建了七大藏书楼,分别是紫禁城文渊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遗憾的是,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文源阁的藏书大部分被毁。
李大钊、毛泽东都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
" 图书馆 " 一词传到中国,是 19 世纪末。五四运动时期,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开始受到重视。
还记得电视剧《觉醒年代》里的北京大学红楼、" 亢慕义斋 " 吗?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都在北大红楼里。北京大学图书馆,是当时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1918 年,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这一年 9 月,毛泽东与李大钊结识,成为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毛泽东不仅在这里工作,还在这里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 亢慕义斋 " 的作用,就是翻译和研究共产主义的出版物,供大家借阅,传播马克思主义。" 亢慕义 " 是德文 " 共产主义 " 的音译。当年," 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 有一间图书室,用于存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22 年 12 月改名为 " 亢慕义斋 "。
从藏书楼到图书馆,有什么不一样?展览中介绍,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过渡,其管理方式和作用形成鲜明对比。近代开始兴起的图书馆,使阅读得到了普及。
(南京图书馆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