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但身心远没有发展成熟,认知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不足,抵制诱惑能力较弱,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误入歧途。抓住暑假的 " 小尾巴 ",福田区南园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街道心理服务站(室)、街道团委及妇联联合举办了 " 青少年适应成长一天夏令营 " 活动。
此次活动受到家长和青少年的热烈响应,吸引了 40 名 7 岁至 14 岁的青少年报名参加。活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普法教育开展情绪表达、情绪调适训练,引导青少年识别不当行为和违法行为,正确表达情绪、调适情绪以及应对高危情景。
夏令营伊始,心理咨询师以 " 五毛和一块 " 游戏进行 " 破冰 ",游戏中男生、女生分别代表 "1 元 ""5 角 ",再快速组合成老师喊出的 " 钱数 ",不仅考验孩子们的反应速度,也锻炼了交往能力。现场一片沸腾,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愉快的游戏中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意识,培养了大家对团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随后,禁毒社工带领大家参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介绍禁毒史、陈列的仿真毒品模型,用案例展示青少年吸毒人员首次吸毒的 " 好奇、减压、减肥、提高学习成绩 " 等常见的特殊心理特征,图文并茂地解答毒品的危害、《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文、吸毒和引诱他人吸毒等面临的法律惩罚,告诫青少年要学法、守法,自觉拒绝毒品。期间,大家不停提问、还时而交换心得,对毒品及其危害、《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处理情绪问题时存在过度敏感性,这使得青少年羞于表达内心丰富的情绪,从而妨碍孩子的人际交流交往和心理调适。心理咨询师用 " 天气预报 " 游戏帮助青少年克服羞怯感,大方袒露心声,邀请在场的青少年轮流模拟气象预报员进行 " 今日天气预报 " 播报,在短时间内用天气预报的形式把自己今天的心情变化描述出来,要求说明情绪变化的原因,并尽可能带有个人特色。在简单的游戏中,青少年实际体会了如何用语言表达情绪。
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帮助他们预防和远离犯罪,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接下来,南园街道将开展更多样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守护青少年心灵,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深圳晚报记者 温银妮 通讯员 梁巧明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