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近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了南京 11 个区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快来看看你家门口如何发展。
秦淮区:打造南部新城超级总部基地
" 十四五 " 期间,基于 " 三中心一高地 " 产业发展定位和 " 特而精、最南京 " 目标追求,秦淮区延续并深化 " 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 " 总体格局,确立 " 两高、一融 ",即 " 高品质保护更新老城、高质量开发建设新城、老城与新城融合共生 " 的总体发展格局。
规划保持秦淮 " 四大板块 " 空间范围不变,持续打造新街口现代金融商务区、老城南文商旅融合体验区、东部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南部新城超级总部基地。其中,南部新城板块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生态圈和精准定制化的特色产业地标,打造高端总部企业进入南京的首选地、上市公司的集聚地、高成长性企业的成功地。近期实施方案重点保障区内地铁 5 号线和地铁 6 号线北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空间规模共计 3.2902 公顷。
△秦淮区四大功能板块空间格局
全区近期实施方案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 50 个,重点保障了地铁 10 号线二期、宁芜铁路复线工程、宁宣城际铁路、新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南京段)站后工程、外秦淮河堤防加固改造等重大项目。
玄武区:打造 " 紫金山 - 玄武湖 " 城市中心公园
围绕 " 创新名城中心区、美丽古都展示区 " 的建设目标,以功能联动、特色发展为导向,玄武区初步拟定了 " 一心两环、四片多组团 " 的品质空间格局。
△玄武区国土空间格局示意图
" 一心两环 " 指中央生态绿心,环紫金山、环玄武湖,放大 " 紫金山 - 玄武湖 " 城市中心公园建设效应,打造环紫金山科技创新带和环玄武湖创意产业带;" 四片多组团 " 指新街口片区及组团、徐庄片区及组团、玄北片区及组团、孝陵卫片区及组团。其中玄北片区主动融入 " 一江两岸—南京外滩、城市客厅 ",积极谋划与栖霞、鼓楼联动,打造南京北部新城,充分利用南京站综合交通枢纽优势,重点突出数字经济、高端商务商贸、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导入,完善综合办公、科研、商贸、人居等城市功能。
玄武区近期实施方案共计安排重点建设项目 25 个,重点保障了地铁 9 号线一期、地铁 6 号线、宁宣城际铁路、宁芜铁路复线工程等项目。
建邺区:划定 " 三区一岛 " 的总体格局
建邺区按照 " 建设现代文明与滨江特色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 " 的总体目标要求,整合空间资源,充分发挥后青奥效应,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建设 " 三中心一高地 ":超级总部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东部金融中心与国际化文体消费高地。
△建邺区国土空间格局示意图
整体以滨江活力轴为核心,划定 " 三区一岛 " 的总体格局: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河西中片区、河西南片区以及河西北片区。滨江活力轴用文化、生态赋能的开敞空间集聚人气活力,突出向心集聚作用,河西南与河西中共同打造中央活力区,按照 " 更新北中、运营南岛、岛城协同 " 总体思路,推进建邺整体协同发展。
近期实施方案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 114 个,重点保障了秦淮新河人行桥、省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近期工程(南京段)、江心洲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连通二期(凤台路泵站 - 夹江段)、苍山路(应天大街 - 集庆门大街)、富春江东街(西城路 - 凤台南路)、新城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
鼓楼区:打造中央创智区
鼓楼区构建以中央创智区(老城片区)、河西片区、下关滨江商务区、幕府创新区各具特色的全域创新格局。
△鼓楼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中央创智区重点打造硅巷集群、环五台山生命健康创新区、环南艺文化创意创新区、环南大高端教育创新区、环湖南路时尚生活型创新区的 " 一巷四环 " 创新格局。
河西片区依托鼓楼创新广场、苏宁慧谷等载体,打造科创产业高地。
下关滨江商务区依托龙湖长江广场、深业滨江总部基地等载体,打造科创总部集聚高地。
幕府创新区依托幕府创新小镇等载体,打造新型都市工业产业生态圈。打造科技创新资源集聚高地,以鼓楼高新区为核心,推进学城融合、产城融合、创城融合,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重点区域集聚。
近期实施方案共计安排重点建设项目 50 个,重点保障了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地铁 9 号线一期、地铁 5 号线、地铁 7 号线、外秦淮河堤防加固改造、省长江干堤防洪能力提升近期工程(南京段)、紫金山天文馆等重大项目。
雨花台区:建设雨花特色滨江风光带
" 十四五 " 期间,雨花台区将加快优化城市功能结构,融入生态底色,建设 " 一廊两轴四片 " 城市发展新格局。
△雨花台区总体空间格局示意图
" 一廊 " 即构建三桥城市级生态廊道,通过持续推进廊道内生态修复工作,完善生态廊道的服务保障系统、养护系统,创新打造都市休闲新 " 绿廊 "。
" 两轴 " 即滨江高质量发展轴、秦淮新河城市发展轴。滨江加强长江岸线环境整治,切实推进生态修复、滨江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雨花特色滨江风光带;沿河突出人文景观及城市休闲功能,构建文化生态休闲游憩一体的滨水特色区域。
将全区划分东部枢纽提升片、中部三生融合片、西部滨江转型片、南部工业培育片四大片区,各片区协调发展,相互带动。
近两年将开工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 338 省道(雨花段)、宁芜铁路外绕、宁马高速拓宽改造、南京至马鞍山城际铁路、宁马城际(南京段)轨道交通工程、205 国道江南段、秦淮新河堤防加固改造、南玉带河暗涵(中华门上游段)清疏整治等。
栖霞区:紫核和环栖霞山片区共塑 " 栖霞中核 "
栖霞区打造以 " 西提东拓、塑核赋能、融江发展 " 的空间结构。东部龙潭新城以基于江海枢纽经济的高端智造为主,高标准打造;西部迈燕、新港、仙鹤、马群等片区以存量更新为主,着重补齐短板和产城融合;中部以紫核和环栖霞山片区为两大中心共同塑造中核,发展文旅科创功能,创新驱动、引领赋能、增存并进、缝合带动;北部八卦洲以生态农业创新创意为主题,生态化、特色化打造湿地洲岛。
△栖霞区总体空间格局图
优先保障紫东核心区、经开区龙潭片区、栖霞山片区市政道路及相关配套等基础设施、保障房、卫生教育等民生工程及重大产业项目;统筹迈燕地区、新尧新城、马群片区城市更新改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促进八卦洲农业嘉年华配套设施完善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项目。
此外,优先保障孟北路、龙其线、龙潭港至绕越高速公路改扩建、沿江高等级公路、仪征至禄口机场高速公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宁宣铁路、龙潭港码头等区域交通项目。
浦口区:桥林新城和老城齐头并进
浦口区延续山水城肌理,形成 " 一核两心两带五廊九组团 " 空间结构。
△浦口区空间结构示意图
一核:老山绿核;
两心:桥林新城中心,老城中心;
两带:沿江城市发展带、环山城镇发展带;
五廊道:长江生态廊道、滁河 - 驷马山河生态廊道、三桥生态廊道、老山 - 亭子山生态廊道、老山 - 滁河生态廊道;
九组团:中心城区组团、桥林新城组团、星甸组团、汤泉组团、永宁组团、石桥组团、乌江组团、星甸 - 桥林生态组团、滁河生态组团。
以江浦老城、桥林新城,永宁、汤泉、星甸、石桥等资源优势突出的新市镇为核心,范围覆盖周边城镇、乡村、旅游景区和产业社区。形成:" 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美丽乡村 " 的城乡聚落体系。
中心城区:包括江浦街道和海峡科工园;
新城:结合江浦站形成更大范围的桥林新城;
3 个新市镇:汤泉新市镇、永宁新市镇、星甸新市镇。
江宁区:打造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
江宁区 " 十四五 " 规划与发展目标,聚焦 " 两区四地 " 发展定位体系,即以 " 创新名城核心区、美丽古都典范区 " 为总体定位,建设高能级集聚的现代产业强基地、高品质生活的幸福乐居富庶地、高质量内涵的生态文旅秀美地、高效能治理的文明风尚新高地。形成 " 一轴一带三楔,一核两区两城 " 的空间格局。
△江宁区总体空间格局示意图
一轴:即南京城市发展脊梁,金轴;
一带:即东南文化休旅带;
三楔:即牛首 - 云台山山林生态楔、秦淮河湿地生态楔、青龙 - 紫金山山林生态楔;
一核:南部中心(百家湖核心圈、东山主城圈、绕越创新圈);
两区:大空港区、汤山国家旅游度假区;
两城:滨江产业新城、湖熟产业新城。
近期实施方案重大项目用地需求,主要涉及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华能、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中汽创智、泉峰智能制造、京东方、紫东核心区东流安置房及配套、中船海洋等。
六合区:滁河两侧打造六合新的城市中心
六合区 " 十四五 " 发展规划确定的四大战略目标为 " 高质量发展的北部创新支点、高能级集聚的现代产业基地、高品质生活的幸福都市田园、高效能治理的基层示范样板 ",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 " 多规合一 ",完成全区和街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形成 " 一心、一轴、两带、两组团 " 的总体格局。
△六合区总体空间格局示意图
" 一心 " 是指以滁河两侧区域为中心,打造副城中心,作为六合新的城市中心;
" 一轴 " 是指沿江北大道 - 雄州东路交通干线为主轴,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龙池—雄州—横梁城镇发展轴,落实宁镇扬同城化发展战略;
" 两带 " 是指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依托长江生态廊道及六合北部山林丘陵,形成滨江生态带及北部山水生态带,构建完整的蓝绿空间系统;
" 两组团 " 是指结合全区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形成雄州副城组团和龙袍新城组团,作为城市集中建设的组团,是六合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高度城市化地区。
溧水区:打造南京南部中心
" 十四五 " 期间,溧水区作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宁杭生态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是宁杭生态经济带主轴上的南京桥头堡,是向南对接杭州资源的战略支点。
溧水以 " 南京南部中心,健康活力新城 " 为战略定位,提出打造 " 制造名城、会展名城、文体名城、教育名城、健康名城 " 的发展目标,力争成为南京 " 一核三级 " 中南部片区先进制造级的中心和南京 " 十四五 " 期间重要的人口承载地,将溧水区打造成长三角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先行者,建设成长三角跨省合作示范区,为南京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树立溧水样本。
△溧水区总体空间格局示意图
提出 " 一心两轴六片区 " 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心:南部副中心,以会展商务、总部经济等临空产业,辐射区域的发展极核;
两轴:城市复合主轴和城市次轴,城市复合主轴以综合功能为主,城市次轴以服务功能为主;
六片区:空港片区、三山湖片区、团山片区、城中片区、城南片区、高铁片区。
近两年将开工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有 204 省道改扩建工程、中山水苑配套市政道路、交通东路(机场路 - 兴屏路)、智谷路(交通路 - 中山东路)、溧水综合枢纽站、南部干线(307 县道)等。
高淳区:打造 " 一城两湖两翼 "
围绕区域交通格局以及发展条件的改变,高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拟定了 " 一城两湖两翼 " 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高淳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示意图
" 一城 " 指中心城区,包括老城区、开发区、城北商务区、高铁片区、滨湖新城及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园,重点强化老城区与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功能、提升品质,推动主城区能级持续提升。
" 两湖 " 为依托石臼湖和固城湖形成的两湖生态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全区生产和生活提供优越的生态支撑。
" 两翼 " 指东部丘陵地区的山慢城和西部江南水乡的水慢城,打造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区。
近两年需开工建设的宁宣铁路、南京至广德高速公路江苏段、235 国道古檀大道 - 芜太公路段工程、通航机场与芜太公路连接线、高淳港区固城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图片来源:南京规划资源局网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