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 2021-08-24
健康 | 现实版“读脑术”来了!“植物人”患者的福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意识障碍患者被人们俗称为 " 植物人 "。" 植物人 " 除保留一些本能的神经反射和基本的新陈代谢外,丧失了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他们虽然活着,却如同在沉睡。由于治疗和护理费用高昂,疗程旷日持久,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植物人 " 的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最近,国内的医疗团队在这个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19 岁的张军由于突发脑溢血,变成一名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 植物人 "。在过去的一年中,王瑞琴夫妻俩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药,可始终都没能将他唤醒。

" 植物人 " 的护理和治疗,费用都是极其昂贵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王瑞琴已经花了将近 50 万元。对于一个来自山西小山村的农村家庭来说,王瑞琴家里已经是债台高筑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瑞琴打听到北京天坛医院能够进行 " 植物人 " 促醒治疗。一个月前,她带着昏迷的儿子和渺茫的希望来到了这里。

何江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在 " 植物人 " 促醒领域已经耕耘了 25 年。他告诉记者,对 " 植物人 " 的意识状态做出准确的评估和诊断,是 " 植物人 " 促醒的治疗中最首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由于人的大脑精密而复杂,对意识障碍的治疗手段也相对匮乏," 植物人促醒 " 一直都是困扰全球医学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再加上投入大、成效慢,全国的 " 植物人 " 促醒中心也不超过 10 家,但每年新增患者就达到 7 — 10 万人。

2021 年 1 月 4 日,何江弘所在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区正式揭牌开科,这是全国首家三甲医院专门开设的意识障碍病区,这个病区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医疗研究人员向 " 植物人 " 促醒这个世界医疗领域的 " 无人区 " 迈进。

慢性意识障碍患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 植物人 ",除保留一些本能的神经反射和基本的新陈代谢外,这类患者基本丧失了与外界沟通的能力,所以很难对他们的意识状态做出准确的评估。

以往,对 " 植物人 " 的判定主要基于医生的主观经验,误诊率高达 40%。因此,必须对昏迷患者进行科学的评估与筛选,判断其苏醒的可能性。

意识障碍病区的 " 秘密武器 " 之一,256 导联脑电采集与分析系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用作脑部监测、传感等方面非常先进的仪器。

在这个病区,对病患意识状态的评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评价系统。不仅有高密度脑电测试仪,还用上了科幻电影场景里曾出现的技术——读脑术。

患者的视线看向电脑屏幕上的信息的时候,大脑会产生不同的脑电信号,信号采集设备从大脑皮层采集脑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之后,可以转换为被计算机识别的信号。

脑机接口的这项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的检测,还能用于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它可以让没有语言和运动能力的患者,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各项检查,意识障碍病区的全组医生们对张军的病情进行了最终的会诊和评估。一直怀着忐忑心情的王瑞琴,终于等来了儿子的评估结果。

根据张军的病情,医生将采取高压氧和手术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方式。目前,针对 " 植物人 " 促醒的神经调控治疗主要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

无创的包括传统的高压氧、针灸、药物、音乐等多感官刺激治疗方式;有创的主要是指手术的治疗方式,而手术也是目前 " 植物人 " 促醒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 脑深部电刺激 " 和 " 脊髓电刺激 " 两种。目前,何江弘团队成功完成了 200 多例手术。

【半小时观察】:精准医疗为唤醒 " 植物人 " 创造可能

目前,据保守估计,国内至少有 50 万的 " 意识障碍 " 类患者,由于缺乏综合系统规范的治疗方式,意识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世界性医学难题。北京天坛医院在意识障碍诊疗上的创新实践为千千万万的患者带去了福音。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 " 植物人 " 能够从沉睡中苏醒。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

记者:候珍玛

相关标签

植物人 北京 医疗 首都医科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