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8 月 24 日,结合国家 " 双减 " 要求,佛山南海出台《南海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从 2021 年秋季学期开始,南海全区义务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到课后服务两个 " 全覆盖 "(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学校每周 5 天开展课后服务,确保下午课后服务托管时间不少于 2 个学时,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 18:00。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各镇(街道)承担管理责任,压实学校主体责任,结合 " 双减 " 工作,统筹制定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做到 " 一镇(街道)一策 "、" 一校一案 ",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实现两个 " 全覆盖 "。
托管时间:原则上结束不早于 18:00 实行弹性离校机制
根据《方案》,校内托管服务实行 "5+2" 模式,即学校每周 5 天开展课后服务,确保下午课后服务托管时间不少于 2 个学时,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 18:00。学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切实解决好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实行弹性离校机制,但不得强制有自主学习需求的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结束前离开学校。托管内容: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
根据《方案》,校内托管服务内容包括早、午餐,午休及下午课后服务。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提供早、午餐服务和午休服务;下午课后服务要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寄宿制学校)100% 全覆盖。下午校内课后服务以基本托管为主,与素质拓展服务相结合,基本托管服务以组织完成课后作业和作业辅导为主,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时间不少于 1 学时。剩余学时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或开展素质拓展服务,包括兴趣小组活动、劳动实践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等,丰富学生校内课外生活,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集体补课或讲新课。
托管费用: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家长合理分担
《方案》要求,学校是开展校内课后服务的主体。校内课后服务以内部供给为主,购买服务为补充。学校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购买社会机构的课程或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士的服务,但不得将课后服务完全交给第三方机构,镇街和学校要严把外聘人员资格关,镇(街道)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第三方教育机构等教育资源的引入和管理,实行白名单管理制度,供学校从中购买服务。在市民关心的费用方面,《方案》要求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实行政府、学校、家长合理分担机制(具体收费标准以物价部门核定为准);坚持自愿、普惠非营利原则,根据相关规定合理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积极引导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家长或志愿者等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工作。
实施步骤:分两阶段实行
第一阶段 ( 9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 ) :基本托管为主。学校要以自愿为原则,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数量的课后托管服务班,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与校内托管服务。安排校内教职工为托管服务的主要承担者,适当聘任退休老师和志愿者参与。
第二阶段(10 月 8 日之后):丰富服务内容。在第一段的基础上,根据前期的摸排调查结果,结合学校的师资、硬件设施等条件情况,积极开发设置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科技等特色课程服务,也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适当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的专业课程(学科类应试课程除外)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胡珊霞 通讯员黄莹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