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8-24
广州:今年推进建设200条农村生活垃圾样板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8 月 24 日,广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场观摩会在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召开。2021 年广州将推进建设 200 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

据统计,全市现有涉农 7 个区 65 个镇街 1144 条行政村。2019 — 2020 年,全市共创建 100 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广州市城管部门通过大力开展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摸索总结出了花都区竹洞村、番禺区新水坑村、增城区派潭村、从化区莲麻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模式和经验,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涉农七区城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市供销总社、农业农村局相关参会代表在会前现场观摩了竹洞村农户家庭垃圾分类、分类投放点位、科普馆、收集点、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点。

竹洞村通过积极探索厨余垃圾沤肥的处理方式,实现了 " 厨余垃圾不出村 " 的做法,利用村内沤肥点 2 个(100 多个坑或沤肥缸),厨余生态箱 1 个,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 1 台,实施厨余就地沤肥。

据介绍,沤肥技术发展多年,科技含量越来越高。2020 年,竹洞村引进的第四代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是利用电子设备在 2 个小时内,对厨余垃圾实现微生物菌剂对餐厨垃圾的高效分解,分解率达 99%,整个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过程不产生污水和废气,没有污水和废气的二次污染。相比早期在种植树底下成排挖出沤肥坑进行厨余垃圾的填埋沤肥的方式,以及利用日照使密封的生态箱温度提高对厢体内的厨余垃圾进行发酵的方式,已大有进步。

结合广州市农村分布实际,市城管部门建议,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对城镇化率较高、人口密集、交通便利、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行政村,可以参照城区标准建设定时和误时投放设施,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对那些民宿、农家乐、观光旅游业较为发达的行政村,可以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协调推进,建设集宣传、收集、暂存、资源回收于一体的综合性垃圾分类设施,推行绿色餐桌,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对那些城镇化率低、人口较少、远离城区的行政村,可以实施就地分类减量处理、村与村合并建设收集点(压缩站)或定时上门收集。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佳文 通讯员通讯员 成广聚 吴镝锋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广州 城管 美丽乡村 电子设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