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三月以来,南山区安委办、区交安委办结合辖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经过五个月不懈努力,全区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共检查单位 57402 家,发现隐患 68478 处,已完成整改 65738 处,整改率 96%。南山区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专班工作机制协同发力 督导跟进持续跟踪问效
今年三月,南山区召开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部署动员会,区安委办、区交安委办迅速响应会议要求,成立工作专班,并实行每日一沟通、每周一研判、每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工作制度,特殊情况立即研判。
据了解,辖区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工作专班立即组织应急、交警、交通等相关责任单位和街道进行会商研判,查摆事故原因,限时整改问题,并举一反三,对同类隐患进行全面摸排整治。
此外,工作专班严格落实全区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挂图作战机制,要求各责任单位根据任务要求,按时推进行动,同时及时、全面、准确收集开展情况并做好上报工作。发现进度不理想的单位,工作专班立即进行督导推动。
▲安全生产年中综合督导检查座谈会现场
深晚记者从南山区安委办了解到,工作专班以工作、问题、现场 " 三个导向 ",将制定的 116 条工作措施对号入座,对照任务清单提问题、查台账,持续推进辖区重点路口和源头场所风险防范工作,同时针对交警人员配置不足、街道交安队伍建设不够等问题," 定制化 " 提出解决对策,为解决困难创造工作条件,并不断组织 " 回头看 " 持续跟踪问效。截至目前,南山区已完成 8 个街道年中综合督导,系列工作获得多方认可好评。
116 条措施逐一对照落实 不留死角解决薄弱环节
工作推进过程中,南山区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专班逐一对照 116 条措施,通过协同财政、人资、交通、交警、教育等部门,改善人、路、车等多个薄弱环节。
工作专班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推动落实 " 专人专岗 " 等措施,增强基层交安力量,深化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隐患排查整治,盯紧看牢重点路口,保障辖区师生等重点人群出行安全。开展 " 两客一危 " 重点车辆、" 亮尾工程 " 等多个专项行动,不留死角排查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
▲ " 亮尾工程 " 专项行动为电动自行车粘贴标识
目前,辖区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治理率高达 96%,道路通行环境得到改善,社区、街道等基层交安力量、辖区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得到提升。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电动自行车事故高发专项开展 " 亮尾工程 " 行动,已完成标识粘贴近 16 万套,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夜间出行 " 看见 " 与 " 被看见 " 的问题。
辖区多部门同频共振 齐抓共管压实工作责任
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之所以能显成效,是因为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有序、各单位联动高效、多部门通力合作,牢牢压实工作责任。
据了解,南山区西部高速交警大队,每周开展 1 次高速公路隐患排查,每天开展 3 次以上路面巡逻,5 次以上视频巡逻。教育部门协同交警部门检查校车 187 辆,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校车进行整改,交通部门共出动检车人员 396 人次,检查运输企业场所 99 处;住建部门针对 35 个物业项目内部交通安全隐患进行督导检查;城管部门组织环保园林企业安全培训达 40 次,并根据落实情况进行奖惩 ……
▲交警部门对校车进行检查
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方面,专班小组 " 内外兼修 ",除升级改版内部《南山安全日报》,引导各单位听取教训、借鉴亮点做法与成功经验之外,还对外整合全媒体资源,加大辖区内交通安全措施的宣传倡导力度,有效营造辖区交通安全氛围。
层层责任压实带来的是南山辖区居民安全出行的有效保障。接下来,南山区将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狠抓源头治理,集中攻坚辖区城中村、停车场、学校等重点区域隐患,构建群防群治道路交通安全网络,创造安全、文明、畅通、守法、有序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进一步守护辖区居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钟怡 记者 林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