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记者 孙玉春 / 文 赵杰 顾闻 / 摄)偶然发现领队的生日要到了,大家悄悄商量了一个方案,帮他过了一个简单却有意义的生日。8 月 25 日,常州疾控援宁援扬应急流调队队员们给领队王亚龙搞了一个 " 突袭 ",当看到队友们精心准备的蛋糕和礼物时,老王非常激动,没想到自己会在抗疫一线过上一个特别的生日。
在外奋战一月,队友送上惊喜
25 日下午 5 点,在扬州邗江区昌建广场内一处空地,常州市疾控中心工会主席王亚龙走出宾馆,看到眼前围着的一群队友,瞬间有点懵。
" 老王,今天是你的生日!" 队友们情绪高涨。王亚龙看到,面前台子上摆了一个生日蛋糕,终于明白了," 我说怎么叫我下楼呢,原来你们还瞒着我给我过 57 岁的生日!"
" 许个愿吧!" 在队友的祝福中,王亚龙吹了蜡烛,然后许了一个愿,又高声说了出来:" 扬州加油!"
队友们还每人用一张纸写了祝福给王亚龙," 老骥伏枥,带队抗疫,齐心协力,一定胜利!"" 龙城虎将,老王最牛!"" 扬州常州,常来走走!"" 风雨同‘州’,重见‘扬’光 "。
△ 凌良健
常州援宁援扬应急流调队联络员凌良健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流调队共有 21 名队员,来自常州市疾控中心,以及武进区和金坛疾控中心。7 月 24 日,他们就应召奔赴南京江宁从事流调工作,8 月 2 日、11 日,又分两批从南京转战扬州,算下来他们这批来自 " 龙城 " 常州的疾控人已经在外奋战一月出头。
" 我是联络员,能看到各个队员的身份证号码,偶然发现王亚龙领队是 8 月 25 日生日,我们就瞒着老王,准备了一个简单的仪式。" 凌良健说,一来是表达他们对老一辈疾控人的敬意,同时也是为扬州抗疫送上祝福。
△ 王亚龙
" 感谢大家,参加抗疫是我的愿望!"
王亚龙从事了 20 多年的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在此次援助扬州流调的 11 个地市的队伍中,王亚龙也是年龄最大的。
在 7 月 23 日常州市疾控系统组织赴宁应急流调队队员报名时,老王就先报了名。包括他在内,21 名队员都是精兵强将,有 12 名研究生,11 名中层干部。在江宁奋战到 8 月 2 日,一批队员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调到了扬州,支援整个扬州市流调报告的审核。8 月 11 日,王亚龙又率队赶到扬州市邗江区,组建了特别流调队,承担邗江区内聚集性疫情、感染源不明、社会关注度高等案例的流行病学溯源、密切接触者排查、风险因素辨识等工作。
据介绍,王亚龙充分发挥自身防疫经验丰富的优势,科学研判形势,带领队员通过电话协查、病例搜索、轨迹碰撞、建群头脑风暴、设计在线表格、扫码填写电子表单等形式,先后调查了 3000 多人次,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一系列溯源工作,得到了高度的评价。有人称其是 " 龙城飞将,老当益壮 "。
" 老王在工作中总是充满热情,他是我们临时党支部的书记,而且经常主动去现场调查。" 凌良建说,一般病例的核酸报告都要到晚上才出来,流调人员都是第一时间做报告,因此忙到凌晨三四点钟是常事,而老王经常陪大家挑灯夜战。
病例流调工作涉及到多个联络组,每个联络组都有微信群,一天有上千条记录,微信群的消息声此起彼伏,只有到凌晨两三点才安静会儿。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条消息,王亚龙经常抱着手机守到凌晨。队友们建议轮班守夜,他却说:" 我岁数大了睡不着觉,你们休息吧。"
江苏省疾控中心放射所副所长、邗江流调队总队长王福如说,常州应急流调队十分过硬,无论是在南京还是在扬州,他们的到来都提升了流调报告的质量,每个队员工作中都是细致谨慎,严格把关,得到普遍的认可。
" 我们下周可能就要回去了,这段战疫时光很宝贵,共同的经历也将是终生难忘!" 王亚龙说,能够参加抗疫,他非常振奋,觉得有使不完的劲," 也希望扬州早日恢复如常,再现活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