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8-26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李爱国:“在病人和病情面前没有领导,我就是一名医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个人简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副院长,广东省支援湖北荆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委员;广东省援荆州医疗队驻荆州市中心医院临时党支部书记;广东省第 15 批援鄂医疗队(广东省第三批援荆州医疗队)队长;广东省对口支援湖北荆州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医疗队第三临时党总支书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医疗队队长;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援市八医疗队队长。

高大魁梧的李爱国,童年在部队大院里长大。他对国家的热爱与生俱来,不只名叫爱国,更是把爱国化成工作时对患者的关爱。从立志学医那天起,李爱国就下定决心做患者健康的保护神。

他继承了父亲,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如今,李爱国接过父亲保家卫国的枪,从医 26 年,时刻坚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初心。

新冠病毒疫情当前,他身先士卒,带领队伍冲到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抢救新冠肺炎患者。去年,作为广东省第 15 批援鄂医疗队队长的他带领来自多家医院的医护队友们,冒雪挺进荆州,承担起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今年,他再次挂帅,作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支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医疗队队长,带领超百名队友奔赴新冠抗疫前线,接手确诊患者救治病区。

他说,父亲是他的榜样,他也想以实际行动成为儿子的榜样," 要做一名受尊敬的医生就是要关爱病人,仁心要排在仁术前面。" 他常与同样学医的儿子这样说。

【立志】刻苦学习 只为更好做患者健康的保护神

" 小时候常听父亲给我讲打仗时的故事,因为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父亲的很多战友在战场上受重伤后,因为没能接受及时和正确的治疗,牺牲了,挺可惜的。"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父亲给李爱国讲述的那些战场上的故事,深深地留在了儿时李爱国的脑海里,并立志:" 我要学医,我要救人!"

从立志学医那天起,李爱国就下定决心做患者健康的保护神。1990 年,李爱国顺利考上医学院,大学期间因为表现优异而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5 年,大学毕业后,李爱国选择在河南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成为一名骨科医生。

临床工作几年后,他开始觉得自己业务能力与患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为了在业务上更精益求精。2001 年,李爱国考取研究生南下求学。2004 年,他从暨南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

2018 年,李爱国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到匈牙利 SZEGED 大学附属 ALBERT SZENT-GYORGYI 临床医疗中心进修。期间,他每天泡在手术室进行学习,积极帮助同事和患者,由于表现优秀,获得 SZEGED 大学银质奖章,为中国访问学者赢得了荣誉。

为了更好的完成患者健康保护神的任务,李爱国刻苦学习,勤于思考,钻研手术," 业务知识技能水平越高,就越能救助更多的人。"

【湖北】身先士卒 挺进重症救治中心

去年 2 月,李爱国作为广东省第 15 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带领团队驰援荆州,进驻湖北荆州市中心医院,进入危重症救治中心,承担起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

" 虽然危险且辛苦,但我是一名医生,病人在哪里,我就应该出现在哪里,不管天寒地冻、不管地动山摇、不管疫情肆虐、不管危险重重 …… 这是我们的任务,没有退缩的理由和必要。" 这是李爱国主动请缨驰援湖北,支撑他冲到前线抗疫的信念。

在武汉支援的 35 天里,李爱国带头奋斗在临床一线,每天都穿着防护服进入重症病房查房,细心查看病人、安慰病人,与其他专家共同分析病情,也当搬运工。

期间,一位危重症患者因为呼吸功能衰竭正在启用 ECMO 治疗,在抢救过程中患者心跳骤停,情况危急,李爱国无暇戴正压头套就迅速进行心肺复苏,这过程随时可能出现管道脱落,血液飞溅的风险。" 在病人和病情面前,没有领导,我就是一名医生!"

他带领团队仔细研讨最新版诊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连贯性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据院方统计,在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医疗队累计收治患者 183 例,其中危重症、重症患者 66 例,ECMO 患者 3 例,接收其它县市区医疗机构转入病例 59 例,截至返程,全部累计治愈和治疗疑似病人出院 172 例,治愈出院率 93.9%。

【荔湾】再次挂帅 发挥 " 头雁 " 作用

" 守护家园,我们不甘人后!"5 月 21 日,广州本土疫情爆发时,作为广州市应急医院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李爱国又开始主动请缨。

6 月 12 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到上级支援广州市第八医院指示,李爱国发挥 " 头雁 " 作用,再次担任医疗队队长,带领着 101 名医技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奔赴前线。

抵达当天晚上,在李爱国等去年援鄂队员的带领下,所有援市八队员们立即进入战时状态,都在酒店里反复练习穿脱防护装备," 我们是一个团队,任何一个人的微小院感失误,都会给整支队伍造成巨大损失。"

" 我们这支队伍里,去年一起援鄂的老兵只有 10 多人,好多都是没经验的新兵。" 李爱国透露,当时大家就是去到一个新的工作场所,而且在没有 " 主人 " 全程带领的情况下,要立刻熟悉患者病情、工作流程、病例录入等等,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在我的号召下,援鄂战友们纷纷请命,申请让有经验的他(她)们率先进病区,真正起到了先锋队和稳定器的作用。"

" 最难的就是一切都从零开始,短时间内几个挑战一起来,我们医疗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成新的医疗团队和护理团队,要立刻熟悉新环境里的设备操作、工作流程,还要摸清各位患者具体病情情况 …… 每天都要细致且清楚的交接。" 谈起刚进驻市八医院时的工作场景,李爱国仍历历在目," 我们 4-6 小时轮换一班,但第一天晚上因为学习新系统等情况,交班到凌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团队作战使病区接管基本无缝链接,迅速上手。"

进驻市八医院后,李爱国每天都到隔离病区巡患者,了解动态。" 在市八医院隔离病区,外籍人士、老人和小孩比较多,治疗和护理也需因人而异。" 李爱国嘱咐市红会医院医疗队要尊重不同患者的饮食习惯,为患者免费提供生活物资,并利用微信和翻译器与外籍患者交流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让隔离病区充满了温暖。

" 对于病人来讲,有需要时医生能及时站到他们面前最重要。" 李爱国把对自己的要求也分享给了队员们,他说作为一名应急医院的医生,更须如此。

7 月 23 日,市红会医院支援市八医院医疗队圆满完成支援任务,结束休整后平安归院。在欢迎仪式上,李爱国一声令下,出征队员迅速回应,场面像极了士兵集训。为何有如此强的号召力?" 领导更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李爱国的回答简单且有力。

【传承】树立榜样 仁心为上关爱病人

" 父亲是我的好榜样,我也想以实际行动成为儿子的好榜样。" 李爱国继承了父亲,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在和平年代,他成为医者,践行者治病救人的信念。患者有困难,他总是冲到前面,帮忙解决。

李爱国还在骨科临床一线工作的时候,骨折患者住所没有电梯,他就组织年青医生一起把病人抬到家里;骨折患者老年人居多,病情变化较快,他就每天坚持早晚两查房,周末每天回院查看病人成了固定程序;有些患者来院不方便,他就 24 小时开机,随时解答病人的问题,让病人回家也放心;这样温暖患者的事情还有很多,医患关系在他这里从来都不是问题,因为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成为了朋友。他深信:对于病人来讲,医生的关爱是他们战胜病魔的重要支撑。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李爱国的夫人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为了患者,他们不惜牺牲家庭共处时间," 作为应急医院的医生,在大灾大疫面前,当义不容辞奔赴抗疫一线,作为家人肯定有担心,但她们毫无怨言且全力支持。"

受家庭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李爱国的儿子也选择了从医之路,目前医学院大五在读。他与儿子聊得最多的是如何做一名受尊重的医生,医生受患者欢迎程度,主要体现在仁心仁术,而仁心方面更重要," 关爱病人不是一句口号,应该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体会病人所受的痛苦。这样,我们每个医生都能当一个好医生。"

" 首先要是一名仁心好医生,然后成为一名技术精湛的好医生。" 这是李爱国自己的目标,也是他对儿子的要求。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相关标签

荆州 医生 湖北 研究生 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