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8-26
快快评 | 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需多方位堵“漏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都在努力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些人却偏偏对着干。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许多网络游戏公司推出防沉迷系统,用实名认证的方式引导孩子合理控制游戏时间。然而,在一些电商购物平台和社交软件上,游戏账号的灰色买卖却 " 大张旗鼓 " ——只要付款,孩子就能获得成人实名认证的网游账号 " 无限畅玩 "。更有黑产人士,利用软件替未成年人破解网游防沉迷系统中的人脸识别技术,让防沉迷的 " 青少年模式 " 瞬间破防。

为防止孩子沉迷游戏,家长们可谓绞尽脑汁,和孩子 " 斗智斗勇 "。家长万万没想到的是,如今孩子买个账号,就能轻松 "KO" 自己。

游戏账号灰色买卖,让游戏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 " 形同虚设 ",实则是为未成年人沉迷游戏 " 推波助澜 ",成了诱导青少年沉沦的 " 恶因 "。

开展青少年防沉迷工作刻不容缓,应从多方位 " 堵漏洞 " ——

对于售卖账号的平台和破解人脸识别技术的黑产,要严查并 " 断其根 ",不给 " 恶之花 " 滋生的土壤;

对于游戏平台,防沉迷系统中的实名认证,更不能马马虎虎随便填写个名字和身份证号就通过了。这就要求需要在技术上攻克难关,将投机取巧扼杀在 " 技术萌芽 " 阶段;

对于未成年人,当孩子登录游戏时,家长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和监护。堵不如疏,与其每日和孩子 " 打游击战 ",不如付出更多关心和努力,带孩子走出去,参加更多有益的活动,充实家庭生活。

2020 年 10 月 17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 " 网络保护 " 专章。2021 年 6 月 1 日,《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预防和干预。对于那些触碰法律红线,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更应 " 下重手 "。

未成年人关乎社会发展的未来,游戏中的 " 青少年模式 " 绝不能沦为做做样子、摆摆姿态的工具。

对将 " 魔爪 " 伸向未成年人的电商和黑产,相关部门要狠打、狠抓、狠罚。只有家长、社会、法律多方联动,才能有效堵住防沉迷的 " 漏洞 "。

ZAKER 南京评论员 灵灵幺

相关标签

zaker 防沉迷 网络游戏 人脸识别技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