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海霞 记者 韩秋 顾潇)8 月 19 日以来,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20 名医护人员从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投身负压转运工作,24 小时坚守在岗位上,一头连着病人,一头连着希望。" 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接治愈患者出院。"26 日,领队王磊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工作虽然辛苦,但在救护车上,他们见证了太多的奇迹和感动。
△ 接治愈患者出院
接患者出院是最开心、最感动的时候
8 月 25 日下午 5 时许,一辆负压救护车驶进苏北人民医院北区医院(扬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 岁的男孩豆豆(化名)和他的外婆走下了救护车。历经 3 个多小时,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王磊和同事,将豆豆和他的外婆从南京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平安转运到扬州定点康复医院。
豆豆和外婆是扬州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一直在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住院治疗,目前已达到出院标准。8 月 25 日下午 2 时,王磊和两名同事身穿防护服,由扬州市急救中心派车赴南京进行转运。
" 宝宝,叔叔阿姨接你‘回家’啦!" 王磊和豆豆打招呼。" 谢谢你们接我们出院。" 外婆抱着豆豆,向扬州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同时给病友打气," 希望大家都能战胜病毒,我们在扬州等你们回来!"
△ 接治愈患者出院
" 医护人员一直送到了门口,豆豆很开心地和他们挥手道别。虽然我们一路穿着防护服很闷热,但是看到他们眼里闪烁的光芒,我们累一点也值了!" 王磊告诉记者,支援负压转运组一个星期以来,接患者出院是最开心、最感动的时候,每次接治愈患者他们都会在防护服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夫妻并肩奋战一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这支 20 人的队伍,8 月 19 日开始进驻扬州市急救中心负压转运组,参加康复患者转运、市民就医、发热病人就医工作。
" 我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 据负责人王磊介绍,这支 20 人的队伍中有 17 名 90 后,16 名女性。"8 月 18 日,我们接到支援 120 急救中心的通知,当时就直接报名了。" 今年 36 岁的王磊是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党支部书记、儿童保健科副主任," 作为党员我们应该积极投身最艰巨的工作中去。"
从 8 月 3 日起,王磊就报名参加了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一开始人手不够,每天都是起早贪黑。" 最忙的时候,王磊和同事们早上 4 时左右就要起床,一直忙到下午六时左右,一天 10 多个小时穿着防护服,坚守在一线。" 闷热、脱水是常态,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候,我们不能退缩。"
从 8 月 3 日开始,王磊已经有 23 天没有回家,家中一双儿女只能靠爷爷奶奶照料。王磊的妻子在扬州市疾控中心工作,刚刚休完产假的她主动要求承担起信息报送的工作。" 她这个工作也很辛苦,要时刻盯着信息变化,我有时候打电话给她,直接就被掐掉了。"
8 月 26 日上午 10 时许,就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王磊又接到了出车的任务,一直到下午 2 时左右,王磊才忙完任务,匆匆吃了一口午饭。" 是一名养老院的老太太突发疾病需要送医。" 王磊告诉记者,负压转运组现在工作量最大的是负责运送就医的市民," 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时间不定,市民有需求就要出车。"
△ 扬州市妇幼保健医院医护人员支援负压转运组
95 后一线写入党申请书
除了突发疾病的市民,负压转运组还要负责血透等病人的接送工作。8 月 24 日晚上 7 时许,扬州下着大雨,王磊和同事接到了任务,前往某集中隔离点接三名血透患者到友好医院进行血透。8 月 25 日凌晨 4 时许,负压转运组又派出救护车将三名患者接回集中隔离点。" 现在这个特殊时期,病人看病也十分不容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希望疫情早日散去。"
" 党员前辈们用双手捍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我也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医护工作者的崇高誓言 ……"95 后的吉安琪在转运工作的间隙,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交给了王磊。记者了解到,扬州市妇幼保健院 20 人的队伍中有 5 名共产党员,他们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感召了年轻的医护人员。" 这两天已经有杨凯、张雷、吉安琪、王丹婷四名同志在‘火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讯员 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