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6 日下午,龙华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审议并通过了 "1+N+S" 数字经济政策体系,这意味着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1 周年之际,龙华区数字经济政策大礼包正式出台。
去年 8 月,龙华在全市率先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今年,"1+N+S" 数字经济政策体系的出台,标志着龙华数字经济建设的最优政策生态体系已构建完成,将成为未来数字龙华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1+N+S" 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包含 1 个纲领性文件、10 个普惠性政策和 10 个专项性政策。政策的编制出台紧紧围绕最新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资源要素保障、政策实施绩效导向、企业服务体验 " 五个聚焦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经济新动能发展,同时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企业政策体验感和获得感。
"1+N+S" 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1" 为数字经济三年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未来三年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N" 为分行业分领域普惠性政策,包含工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建筑业等行业政策以及招商引资、总部经济、科技创新、上市支持、债务融资工具等领域措施,引导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营造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S" 为数字经济产业专项政策,瞄准全区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十大产业链,针对产业现状、特点和短板,靶向聚焦,加大对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装备、消费互联网、时尚创意、数字文化、集成电路、生命健康十大产业的扶持力度。
接下来,龙华区将全力做好 "1+N+S" 政策体系的宣贯执行工作,组织开展政策宣讲会,出台政策解释说明文件及操作规程,尽快兑现政策红利。龙华区相关部门还将以数字经济政策体系发布为契机,加速构建数字经济支撑工具箱,在人才、空间、科技、金融、信息、项目、平台等七个方面,拿出系统化的硬招实招,构建资源整合、要素融通的数字经济生态,擦亮龙华数字经济名片,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高地,为深圳推进 " 双区 " 建设、实施综合试点改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策亮点内容:
(一)10 个普惠性政策
1、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实施细则,通过支持企业创新研发投入,鼓励人才创新支持、创建创新平台计划等措施,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含壮大制造业集群规模、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强化产业空间保障等内容。通过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 " 专精特新 " 发展(按市级奖励 1:1 配套)、鼓励企业创建工业设计中心和技术中心、开展数字经济园区(楼宇)认定和引导数字经济主导产业集聚发展、鼓励老旧工业区开展以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现状功能等为目的整治提升、全市率先建立优质企业腾挪安置机制等措施,厚植龙华制造业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3、促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商贸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开展系列商贸业促消费活动、支持商贸业品牌升级、降低专业服务业机构运营成本、鼓励参加境内外展会等措施,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促进商贸服务业增长。
4、推动工业投资加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政策,通过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鼓励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鼓励建设类工业投资项目扩大生产投资规模等措施,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工业投资。
5、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办法,主要针对各类总部企业细化资金、人才、用地、房租等方面的差异化扶持政策和扶持办法,并鼓励总部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设立产业链基金,同时强调总部企业可优先享受的各类服务,如区领导挂点、企业便利直通车和重大项目便利直通车等服务,推动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
6、推动上市企业三年倍增政策。通过提升企业境内上市资助标准、新增境外上市资助与红筹、协议控制等间接方式境外挂牌资助,建立上市企业储备库、培育库内企业,保障企业产业用地空间、降低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成本等措施,助力企业加速对接资本市场。
7、支持金融业发展促进产融结合政策,通过支持金融业集聚发展的奖励措施、鼓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特色金融发展、建立区金融人才保障机制等措施,推动金融业蓬勃发展。
8、支持企业利用债务性融资工具政策,通过支持企业利用资产证券化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债务性融资服务等措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着力提升企业融资规模和比重。
9、建筑业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政策,通过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建筑业企业培育力度、激励建筑业企业创新发展等措施,加快探索未来城市发展和场景试验,促进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化建筑产业的转变。
10、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政策,通过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优化招商引资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措施,引进并扶持重大产业项目在龙华区集聚发展,增强产业经济发展后劲。
(二)10 个专项性政策
1、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政策,通过鼓励建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支持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工业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等措施,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推动全产业链条要素和产业生态体系优化。
2、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政策,通过推进人工智能应用、支持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广、支持人工智能投融资项目等措施,为人工智能产业强化金融支撑、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3、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政策,通过支持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生命健康初创企业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广等措施,为生命健康产业提供平台支撑、推动生命健康产业迅速推广。
4、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政策,通过支持集成电路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引导集成电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支持建设集成电路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大赛奖励等措施,为集成电路产业提供人才技术和平台支持,推进产业实现规模化、跨越式发展。
5、推动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通过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支持建设专业园区、鼓励行业协会发展和支持举办高端论坛和展会等措施,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加快发展。
6、推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通过培育智能机器人骨干企业、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突出典型项目示范、完善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支持企业开展 " 三首 " 产品研制、鼓励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做大做强和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推广应用等措施,加快构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生态、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7、推动消费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通过推动商贸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开展电子商务示范认定奖励、加速发展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支持直播电商产业和跨境电商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应用电子商务、鼓励企业上云上平台等措施,推动消费互联网集聚发展、深化普及消费互联网应用、完善消费互联网支撑体系。
8、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政策,通过鼓励从事以区块链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场景应用、平台运营、检测认证等措施,促进区块链各要素资源在龙华集聚,加速打造区块链产业发展生态。
9、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支持数字文化内容创作生产、支持互联网传媒发展、支持数字文化技术和装备创新、支持数字文化产业空间拓展、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平台搭建、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生态营造等措施,推动数字文化企业协同发展、转型发展与集聚发展。
10、支持时尚产业发展政策,通过鼓励时尚品牌资源集聚、促进时尚产业数字化升级、鼓励时尚传媒发展应用、鼓励举办时尚活动等措施,推动大浪时尚小镇时尚产业发展,加快建成时尚产业新城。
深圳晚报记者 高健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