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8-27
广州开发区全国首推“专精特新10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8 月 27 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 " 专精特新 10 条 " 新闻发布会,在全国率先推出 " 专精特新 " 专项政策,从落户投资、研发创新、金融扶持等七大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给予支持,推动 "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

近 3 年来,该区共培育出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 32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68 家;其中 4 家成长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 家成长为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占全市 70%。形成了 " 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 " 梯次发展格局,获批国家级 " 大中小企业融通型 " 特色载体示范园区,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起站 C 位、当主角、唱主戏的发展大舞台。

黄埔区副区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丹在发布会上作政策解读,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局长杨元师、广州开发区政研室副主任熊卫国、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黎集怡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发布会由黄埔区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叶国主持。

落户投资均有扶持

新建重大产业项目最高奖励 1 亿元

" 专精特新 " 企业是指具有 "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 特征的中小企业,也是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名单中,广州市共有 47 家企业上榜,其中,黄埔区独占 26 家,领跑全市。

为进一步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全国首推 " 专精特新 " 专项政策。黄埔区副区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丹在发布会上表示:" ‘专精特新 10 条’从落户投资、成长壮大、研发创新、金融扶持、人才支持、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园、优化服务七个方面制定政策,在政策的服务性、创新性、指向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

无论是注册落户,还是增资扩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都能获得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

" 专精特新 10 条 " 提出,对新迁入该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一次性给予 200 万元;对现有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实施增资扩产项目,一次性最高可给予 200 万元扶持。对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新建重大产业项目,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最高可给予 1 亿元奖励支持。

同时," 专精特新 10 条 " 突出梯度培育,支持企业提档升级,发展壮大。对市级 " 两高四新 " 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 " 小巨人 "、国家级制造业 " 单项冠军 " 企业,分别按照 10 万元、50 万元、200 万元、500 万元进行扶持。

此外,政策也为 " 专精特新 " 企业开辟金融支持 " 绿色通道 ",优先推荐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市、区两级普惠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风险补偿机制管理,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专精特新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加大上市扶持力度,将专精特新企业优先纳入企业上市苗圃培育工程,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分阶段给予总额 800 万元奖励。

为了让政策尽快落实兑现,广州开发区政研室副主任熊卫国表示,接下来将推动落实两个 "30 计划 ",在政策出台后 30 个工作日,推出政策实施细则,再过 30 个工作日,推出兑现指南。" 也就是说,企业最快在 60 个工作日之后,即可开展政策兑现。"

建平台、拓空间、优环境

让 " 小巨人 " 站在营商环境的肩膀上

" 专精特新企业被形象地称为‘小巨人’,如果说创新驱动要站在‘小巨人’的肩膀上,那我们要让‘小巨人’站在营商环境的肩膀上。" 黄埔区发展改革局局长杨元师表示。为此,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大营商环境创新力度,全面推进容缺受理、信任筹建,推动项目 " 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 "。将 " 专精特新 " 企业项目列入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全区累计协助中小企业获得上级产业化专项扶持超过 25 亿元。

聚焦 " 专精特新 ",该区在建平台、拓空间、优环境三方面发力,引导、培育、支持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办成大事。

2016 年,广州科学城 " 双创 " 示范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18-2020 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连续三年在 " 双创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领域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此外,该区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14 家。以中小企业的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由强变优,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在此基础上," 专精特新 10 条 " 明确,在政策有效期内将遴选 5 个 " 专精特新 " 产业园,对运营管理机构按照实际运营费用的 50%给予补贴,单个机构最高 200 万元,进一步引导 " 专精特新 " 企业集聚发展。对入驻经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认定的 " 专精特新 " 产业园的专精特新企业,租用办公用房、生产用房且自用的,按实际租金的 50% 给予补贴,最高可达 100 万元。

释放企业创新灵魂

打造掌握 " 独门绝技 " 的 " 单打冠军 "

方邦电子高性能电磁屏蔽膜打破日本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禾信仪器实现三项质谱核心技术突破,入选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 专精特新 " 的灵魂是创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中小企业紧盯 " 卡链处 "" 断链点 ",集中攻关、破解难题,打造掌握 " 独门绝技 " 的 " 单打冠军 "。全区 32 家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实现核心关键技术从 0 到 1 的突破,荣获中国专利金奖 3 项,发明专利授权量稳居全国经开区第一。

" 此次国家工信部认定的黄埔区、广州开发区 26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 24 家都是高成长性的瞪羚企业。" 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黎集怡在发布会上介绍,目前该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七成以上,高成长的瞪羚企业群体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过 9%,是全区平均水平的 2 倍以上,全市平均水平的 3 倍以上。

" 创新 " 和 " 人才 " 成为关键词," 专精特新 10 条 " 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支持企业投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的创新研发,对生产列入市级、省级、国家级指导产品目录产品并实现销售的企业,分别给予 10、20、50 万元扶持奖励。对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则给予 10 万元奖励支持。

同时,政策突出服务保障,优化企业成长环境。包括建立精准服务工作机制,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实行领导挂点联系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申请的投资建设项目实行信任审批、信任筹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申报重点建设项目及上级各类扶持项目;对专精特新企业引进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予以入户指标重点倾斜;对专精特新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予以政策支持,等等。

一系列政策扶持推动下,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 " 专精特新 " 中小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目前,民营及中小企业分别占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 80% 以上,贡献了全区 80% 以上的高质量创新成果。今年 1-7 月,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88.4 亿元,位居全国经开区首位,同比增长 39.6%,位居全市各区第一。其中民间投资 537.3 亿元,同比增长 92.4%,占全市比重 25.9%。

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李小萌通讯员范敏玲周翼张钟晖贾自豪

相关标签

广州 中小企业 制造业 资本市场 融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