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8-29
在全国测绘法宣传日,来了解广州这座千年古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今天(2021 年 8 月 29 日)是第 18 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主题为 " 规范使用地图 一点都不能错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的国家版图意识、倡导规范使用标准地图,自然资源部于 8 月 27 日至 9 月 2 日组织开展 2021 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

作为世界上三大通用语言之一的地图,纳百川而不止,涉时空而不息,载地物于方寸,谋伟略于千里。近日,记者获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梳理了广州的历史地图,以便市民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背山临水 海纳百川

陆向和海向腹地相结合的扇形地理格局

岭南古为百越之地,长期以来,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犹如一个天然的屏障,阻碍了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交通与经济联系。自唐朝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后,岭南地区才逐步开放。

广州正处于珠江入海口处,东江、西江、北江三江交汇,滨江临海,城内河网密集,形成具有陆向和海向腹地相结合的扇形地理格局。

由于山海阻隔,偏居一方从而利于自身民族文化的积淀与发展,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也形成了安逸和平的政治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长期的临海中外通商,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和先进技术,广府人也逐渐形成海纳百川的性格特点。

千年古城 循图溯源

" 六脉皆通海 青山半入城 " 的城市雏形

公元前 214 年秦朝在岭南地区设南海郡,督尉任嚣建立番禺城(今广州),从此开启了广州 2200 多年的建城历史。

凭借海运方便、商贸发达的区位优势,广州对外通商历史悠久,到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繁茂,打通了东西海上通道,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明清时期广州成为中外交汇的唯一通商口岸,由十三行商会组成了制度的贸易机构,茶叶、蔬菜、陶瓷、银器等中国特产,通过买办与外商的交易,流通于欧洲,当时的广州外洋面商船林立,街道人声鼎沸,西式建筑林立,往来商人络绎不绝。

广州从宋、明代开始兴修水利,兴建濠渠与城墙,水道纵横交错,越秀山嵌入城中,西关商贸、东关官邸,逐步形成了 "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 的城市雏形。

百年巨变 南国明珠

全域总面积 7434 平方千米

广州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仅存的城市中心未发生移动的三座千年古城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广州市行政区划经历了数次调整,目前市辖 11 区,全域总面积 7434 平方千米。

近代广州以城市总体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发展。曾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并不同时期颁布出台 " 城市总体规划 ",描绘未来发展蓝图。

繁华的街道与便利的交通,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广州目前已经建成国际化的空港、航运、铁路、高速公路、互联网信息、通讯等新 " 六脉皆通海 " 的国际网络枢纽城市大格局。

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背景下,广州作为核心发展引擎,将不断发挥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向着世界城市的目标前进。

一幅幅一卷卷的地图向世人述说着广州的往日今生,穿越古今两千多年,徜徉西关大屋岭南建筑,感受趟栊旧时光;探访荔枝湾和东濠涌,领悟六脉通渠的城市格局;点 " 一盅两件 " 的广州茶点,寻找乐活基因密码,体验 " 行街 " 市井生活的文化;探寻千年商都的商脉内核,感受享誉全球的广州商贸气息。

" 我们既是历史的传承人也是未来的书写者,两千年古城的今昔巨变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就记载在这一笔一划间,不曾改变并将永续发展。" 相关负责人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通讯员穗规资宣

相关标签

广州 岭南 地理 自然资源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