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二号”导弹)
1964 年 6 月 29 日,我国自行研制的“东风二号”导弹在酒泉发射场点火升空,准确命中 1000 公里之外的预定目标,从此翻开我国导弹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纪录片《东方巨响》:修改设计后的导弹“东风二号”经过 17 项大型地面研制试验、105 次发动机试车,终于在 1964 年 6 月 29 日发射成功!将军和科学家们激动地紧紧拥抱在一起,钱学森高兴地说,如果说两年前我们还是小学生的话,现在至少是中学生了!
(首颗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
1960 年,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后,由钱学森带领的导弹队团队开始自行设计中近程地对地导弹“东风二号”。1962 年 3 月 21 日,第一枚“东风二号”在茫茫戈壁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发射仅 69 秒后,导弹坠毁。神舟飞船首任设计师、时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设计室主任的戚发轫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刻。
戚发轫:眼看着在天上,导弹就失稳了,后面就爆炸了,落到我们这个发射点不远的地方,我也在现场,所以那个时候对我们打击挺大的。
(钱学森在发射场)
发射失败后,钱学森第一时间和同事赶往发射阵地。在天寒地冻的大漠中,他带领大家花了 3 天收集导弹的残骸和碎片,一个小的螺丝钉都不放过。钱学森鼓励大家不要有过多的压力,更要不怕承担失败的责任。钱学森还制定了一个原则:把一切问题都消灭在地面上,导弹不能带着任何疑点上天。
(“东风三号”在发射场。图中前排左二为钱学森,左三为聂荣臻)
历经一次次总结和改进,两年多后,新的“东风二号”再次被运往酒泉发射场,重新发射试验。
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时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设计室主任 任永志:这次一点火,一发射,火箭飞得特别好,笔直笔直地起来,大家都非常兴奋。然后飞了一阵之后,它的弹着区就报告,发现弹头。
“东风二号”的发射成功,终于使中国在首颗原子弹爆炸前夕,拥有了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弹道导弹。而钱学森一再强调的“把故障消灭在地面”这句话,也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准绳,直至今天。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共产党员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