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武侠剧《天龙八部》目前正在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热播,并引发外界热议。近日,该剧导演于荣光接受采访时表示,《天龙八部》里的武侠江湖是人的世界,也是文化的世界。而准确表现金庸这部传世经典,不是做各种加法,而是做减法," 在艺术风格、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回归纯粹,回归到金庸作品的精神内核。"
金庸经典武侠《天龙八部》已经多次在荧屏呈现,每一次都引发观众热烈讨论。《天龙八部》到底要怎么拍?如何在众多版本中突破创新?于荣光说,自己的创作思想是回归金庸小说的原始风貌," 重新研读了年轻时为之热血沸腾的原著小说,观摩学习了现有的影视剧版本,拜访了文学专家和文艺批评家,查阅了各种文献和资料,登陆了各种金庸小说爱好者聚集的论坛 …… 我最终决定,这一版《天龙八部》的核心创作理念,是回归。"
以武功为例,武功是武侠剧中最醒目、最重要的表现元素。" 降龙十八掌 "、" 六脉神剑 "、" 北冥神功 "、" 斗转星移 "……《天龙八部》中的这些绝世神功,令无数武侠迷为之惊叹。京剧武生出道的于荣光,对武功有着独特的理解。在于荣光看来,中国传统武侠文化中的武功,是基于人体自身潜能的无限想象。真正的武林高手,连冷兵器都不愿意用,飞花摘叶皆可伤人。于是,在《天龙八部》中,没有眼光缭乱、炫目吸睛的炫技特效,而是一种身法自然、心神合一的传统武侠美学。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最大程度还原金庸武侠的魅力,于荣光执导的《天龙八部》很多镜头都是在云南大理实景拍摄,绚丽多姿的云南风光,包括剧中充满民族风情的大理服饰和人物造型,展现了 " 行侠天地间 "、" 无招胜有招 " 的传统武学意境。
于荣光还表示,在人物塑造上,这一版《天龙八部》也回归到原著作者最深层的诉求,更加理性客观地塑造剧中的每一个角色,不再机械划分正反派,从而深入地挖掘和展现在命运变迁下人性的美与丑。"《天龙八部》写透了命运,写尽了人性中的真善美。这种慷慨悲歌和至美人性,是我们表现的重点。整部剧没有局限于江湖恩怨情仇,而是立足于家国大义,更多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对战争、对和平、对人性有了更新的思考。" 于荣光说。
纵观于荣光导演以往作品,无论是《木府风云》展现的民族融合与团结,还是《舞乐传奇》倡导的盛世和平与安定,抑或是《斗破苍穹》的少年英雄大义。" 家国情怀 " 是其作品一脉相承的主题,《天龙八部》也不例外。于荣光表示这一版《天龙八部》回归到原著中金庸最想表达的、无数武侠爱好者最为认同的 " 命运无常,求之而不得 " 这个主题。" 讲述这样的主题是否过于悲观和消极,是否会少了武侠作品最动人的那种热血沸腾呢?我认为不会。因为只有在压力和困境中做出的抉择,才能反映人物最本真的内心;只有着重刻画‘命运无常’和‘求之而不得’,才能更好地烘托在命运逆境中侠之大者依然选择为国为民的可贵,彰显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士情怀。"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