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1-08-30
大明扫黑风暴,从秦淮河畔讲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最近的热播剧《扫黑风暴》大家都看了没?

电视剧根据多起真实案例改编,像 " 孙小果案 "" 操场埋尸案 "" 文烈宏案 "。

黑恶势力的作案手法直教人不寒而栗,督导组能否惩奸除恶,牵动观众们的心。

而你知道吗,扫黑除恶,古来有之。

明代有位吏部侍郎顾起元,退休后回到南京老家。助理把他与人的谈话内容记录下来,编纂成册,这就是《客座赘语》。

可以说,《客座赘语》是一部囊括了南京世俗万象的百科全书,是古都金陵的一本全攻略,是了解明代金陵风情的一个窗口。

同时,书中也记录了明代南京黑恶势力的兴起与覆灭。今天,文脉君就带你去看看这场真实的大明扫黑风暴。

秦淮河边的 " 天罡地煞 "

明代中后期,南京城里盘踞着 " 十三太保 "" 三十六天罡 "" 七十二地煞 " 等等社团。

别误会,虽然取名叫 " 天罡地煞 ",他们可没有宋江、卢俊义的本事,既不能领兵打仗,也没想过替天行道。

欺负老百姓倒是一把好手。

根据顾起元的说法,这些人要么就是心理变态 " 心志凶暴 ",要么就是一身横肉 " 膂力刚强 ",一膀子力气,就是不肯劳动养家。

他们每天要么就是喝酒赌钱,所谓 " 赌博酣醟 ",要么就是打架讹钱,也就是 " 告讦打抢 "。

这群人常常混迹在秦淮河一带,当时有些青楼女子,还以傍上这样的黑恶团伙为荣," 花鸨梨姏,愿供娱乐 "。

另外这群人还都没什么文化,江湖上混,起不了什么花名。干脆,谁善使什么家伙什儿,就叫什么名字。

于是我们可以脑补出这样一幕,斗殴前,大哥点名——

" 棒椎?"" 到!"

" 劈柴?"" 在!"

" 槁子?"" 来了!"

" 牙签?""……"

你想吧,一群棒槌、铁锹怎么能高端起来,在这座城市里,他们只能算是最底层的流氓。

△顾起元像

复成桥上的幕后黑手

这些底层的流氓,充其量只是一些庞大恶势力的 " 黑手套 "。

嘉靖年间,南京城前后出过两大流氓:王冠有钱,邓玉堂有权。两个都不是善类。

话说,邓玉堂的家,就住在南京复成桥一带,他本来是个监生,近水楼台,跟权贵们关系都不错。

他最喜欢挑外地的客商下手。话说,每有客商来了,他就打发手下去讨近乎,好吃好喝招待着。

明面上,他们人畜无害,实际上早已把客商的底细,查了个底朝天。时机成熟了,邓玉堂就伪造一张借条:

" 某年某月,谁的祖父来南京,借了我多少多少钱。"

这些外地客商初来乍到,看到这些欠条肯定非常惊愕。等反应过来了,自己早已被一群彪形大汉围上了。

还能怎么办,保命要紧,掏钱吧!当然,在邓玉堂的犯罪生涯中也会碰到 " 硬骨头 ",说什么都不拿钱。

这时候,邓玉堂也不废话,干脆把人一绑,直接关进自家水牢,通知家属拿钱赎命。

家属拿钱还则罢了,要是敢告官,邓玉堂就敢跟官府一起,对告状者施以重刑。只手遮天,横行无忌。

王冠活动的时间比邓玉堂更早,作恶的逻辑也更简单:因为我有钱,所以什么都得听我的!

王冠到底多有钱呢?书中记载,他 " 家赀巨万,僮奴数千 ",一到请客吃饭,家门口全是豪车。

王冠这个人很迷信,他笃信一个叫 " 赤肚子 " 的老道,鬼迷了心窍。老道跟王冠说,吃婴儿可以益寿,特别是把人骨挫成粉末,堪称 " 延年剂 "。

丧心病狂的他挥金如土,不光吃人家的孩子,也吃自己的孩子。

金碧辉煌的门楣下面,掩藏着骇人听闻的罪恶。

雨花台记下扫黑行动

其实明代是有光棍罪的,这里的 " 光棍 " 指的就是地痞流氓。

明英宗时期《皇明条法事类》,就规定:

多人白天抢夺的,将视情节处笞、杖、流刑,再犯者应充军或发放口外,并且所判刑罚不可赎与减等。

此后又将破坏钱粮盐铁征收、结帮势众欺诈百姓的收归该罪,作为打击重点。

但是,这群黑恶之徒,家财万贯,根基甚深,想要连根拔除谈何容易?

此时的邓玉堂还在城中做着敲诈勒索的行当。转机从一名叫陈大宾的御史来到南京说起。

话说,陈大宾初到南京,耳朵里就挂满了邓玉堂的名字,何许人也?我来会一会他。

经过周密部署,他设下茶局,请邓玉堂来访。

邓玉堂倒也没把陈大宾放在眼里,毕竟他就是个流水的官员,自己才是铁打的教父。

对方如此殷勤,想必是想和自己联手,一块捞钱。想到这里,喜不自胜,但他千算万算算不到——

陈大宾摆下的是鸿门宴。

刚一进门,邓玉堂就被撂倒了," 你们敢动我,我可是 ……" 话没说完,监生巾冠就让人扯了。

没了国子监的巾冠,你还有什么戏唱,给我打。

听说邓玉堂被抓,官员不管大小都跑来打招呼,该求情的求情,该施压的施压。只有陈大宾不为所动,把所有来信都封存起来。

邓玉堂最终被杖毙,一代枭雄命丧水火棍下。

打击这些黑恶分子,就是要比他们的手段更硬。解决王冠的,正是历史上有名的 " 硬汉 ",他就是南京刑部侍郎王爌。

△王爌像

话说,王冠吃小孩的事情越闹越大,满城沸沸扬扬,有人告状告到了王爌那里。

王爌是什么角色,那是正德年间大骂江彬,怒怼皇上的主儿。皇帝打他,他爬起来接着骂,皇帝训他,他就敢撂挑子不干!

王爌接到了举报:什么玩意?黑社会老大,还吃小孩?来人啊,给我绑过来!

王冠倒也轻松,过去的经历告诉他,没有用钱摆不平的事。这个刑部侍郎也姓王,一笔能写出来两个王?

从那天起,家里为了捞他,可是花了大钱了,上下打点,到处托人,谁知这个王大人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王冠最后落了个凌迟的下场。

不知道 " 神机妙算 " 的赤肚子有没有给他算到,坏事做尽的他,会以这种方式收尾。

为了纪念王爌掀起的这场打黑风暴,南京的百姓给他建起了一座祠堂,就坐落在雨花台的北边。

而那场雷厉风行的扫黑风暴也传颂到了今天。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王子扬 郑文静 / 文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