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8-31
深晚报道|打造高密度城区养老新模式 罗湖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又添新成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罗湖区清水河街道长者服务中心以及东晓街道东晓社区、独树社区、莲塘街道鹏兴社区、黄贝街道黄贝岭社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 5 个社区长者服务站集体揭牌。罗湖区养老服务设施又添新成员,助力辖区养老服务再升级。

据悉,罗湖区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模式,进一步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积极推进社区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形成 "15 分钟养老服务圈 ",打造具有罗湖特色的高密度城区养老新模式,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和创新型发展。

整合资源,构建 15 分钟养老服务生态圈

近年来,罗湖区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服务,通过推动现有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星光之家等养老服务设施转型或升级改造,协调城市更新、棚改项目等空间资源,支持新建扩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同时推进养老服务嵌入社区党群一体化共建共享,引导物业企业参与共建小区长者服务点等,多管齐下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多层级布局,实现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努力为长者提供便捷、高效、周到、专业的养老服务。

罗湖区清水河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坐落于罗湖区红岗路龙园山庄内,由原长寿人颐养院转型改造而成,设有养老床位 43 张。该中心深度嵌入社区,是集短期托养、长者助餐、日间照料、文体娱乐、医养结合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并可上门为居家老人提供服务和支持。该中心作为街道级长者服务中心,能更好链接街道分散的服务资源,统一调配转介各类养老服务资源,辐射周边社区、小区,形成为老服务信息集散地,提高服务效能。

南湖街道渔邨社区长者服务站位于罗湖区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是罗湖区社区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推动的第一个长者服务区域,集 " 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智慧养老、医养康结合、乐龄新生活 " 五位一体的社区嵌入式都市养老服务综合体。

此外,其余社区长者服务站均是通过现有日间照料中心升级转型、区级养老机构带动辐射打造而成,可为社区老人提供日间托管、临时托管、文体娱乐、助餐配餐、辅具租赁、照护培训等普惠性养老服务,打造家门口一站式养老服务,为周边长者构建 15 分钟养老服务生态圈。

聚集社会关切,提升长者服务体验

今年以来,罗湖区围绕 " 学党史、办实事、暖民心 " 的主题,立足辖区实际,紧贴民生保障、创新思路举措,从科技利用、设施提升、服务延伸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创新养老服务方式。

一方面,以 " 智慧养老 " 提升为老服务暖心指数。区民政局积极对接平安智慧养老技术团队,借助颐年卡的办理推广的契机,建成罗湖区老年人 " 精准化 " 服务平台,实现长者助餐等补贴的申请、审批、发放等全流程线上 " 指尖办 " 和透明可追溯监管,切实为老人提供便利。

区民政局、水务局、政数局与市水务集团积极推进 " 智慧用水监测 " 项目在罗湖落地,通过科技手段及时发现孤寡、独居长者日常用水异常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织密孤寡、独居长者居家安全守护网。

此外,区民政局还与罗湖供电局、翠竹街道办携手开展 " 关爱长者,智慧用电 " 长者服务实践活动,为独居长者进行家庭用电安全及电能表检查。通过上门检测,及时发现独居长者家中用电安全隐患,加固孤寡独居长者安全守护网。

另一方面,以特色项目服务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罗湖区推动专业养老服务下沉居家养老领域,试点实施 " 银铃宅送 普惠康养 " 特殊长者居家康养项目,满足中度、重度失能、失智和独居长者在家也能享受到专业机构服务的迫切需求,目前已向试点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爱心结对等家庭康养照护服务包,并为家庭照护成员提供喘息服务和照护培训课程,减轻家庭成员照护负担,提高家庭照护能力,将专业化、常态化的养老服务深度延伸至老人家庭。

同时,罗湖区还开展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家庭提供建筑硬件改造、家居加装改造、辅助器具适配、智能化产品适配共 4 大类 39 项改造内容,帮助老年人家庭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为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罗湖区已完成适老化改造 268 户,今年将继续开展 100 户改造,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相关标签

养老服务 养老 南湖 托管 长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