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4 日至 9 月 21 日," 知者创物——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届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 "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我省掐丝珐琅画代表性传承人李海明精心创作的《宝相花藻井》入选,这也是全国首次唯一入展的掐丝珐琅作品。
(李海明和他的入展作品)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承办。展览展出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向全国征集遴选和特邀的近 270 件(组)作品,旨在展示当代工艺美术的新工艺、新技法、新材料、新创意、新作品,彰显手工 " 匠心匠理 ",以及具有传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优秀创作成果,在展览面貌、学术含量、内涵价值等方面突出 " 工匠精神 "" 美学价值 "" 造物智慧 " 的技艺魅力。
甘肃省掐丝珐琅画代表性传承人李海明精心创作的《宝相花藻井》(莫高窟 217 窟),在多件美术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全国《知者创物——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二届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是全国首次唯一入展的掐丝珐琅作品。
李海明从事掐丝珐琅画制作已 35 年,在景泰蓝珐琅的创作、发展和传承中,改良技艺,让整个画作在完成后呈现出大气、细腻、磅礴的艺术效果,从而赋予了作品极高的收藏和文化艺术价值。他将刺绣、国画、漆画甚至刻葫芦等艺术形式中的技法和色彩融入到珐琅画中,并注入了堆丝、垒丝等镶嵌技艺,为掐丝珐琅画烙上 " 陇派 " 印记。
掐丝珐琅画脱胎于古老的景泰蓝工艺品,是将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特种绘画,突破了景泰蓝只能附着于铜胎的限制,将景泰蓝技艺拓展到平面作品上,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立体艺术效果。由于产品又大多以孔雀蓝为主,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工艺品叫作 " 景泰蓝珐琅 "。
2015 年 4 月,李海明作品《白度母》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 深圳 · 金凤凰 " 工艺品创新设计奖作品评选上获 " 金奖 "。2016 年 9 月,作品《敦煌壁画——千手千眼观音》获 " 中国手艺 " 大赛 " 金奖 "。2017 年 1 月,作品《敦煌壁画——千手千眼观音》入围 " 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通讯员 朱娜
责任编辑丨孙悦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