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1-09-02
开学了!这里的“大学”不一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三载,一段流传千古、凄美动人的爱情开始了;

热播剧《清平乐》中,年少时的曹皇后在 " 南京书院 ",师从范仲淹;

网剧《漂亮书生》中,家境贫寒的女孩雪文曦进入云上学堂⋯⋯

书院,是故事的 " 发源地 "。对书院的向往,是人们自古以来对知识的崇拜,对人才的崇敬。

9 月,开学季。在历来崇文重教的江苏,古代 " 大学 " 的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江苏文库研究编即将推出《江苏书院史》,由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崔海东撰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根据文献记载统计所得,江苏历代共兴建书院 329 所,其中 143 所经历了重建。

不止于谈人生和理想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悬挂在无锡东林书院依庸堂的这副对联,用最简洁直白的文字,为江苏的书院 " 立心 "。

万历十一年,被赐进士出身、官居户部主事的顾宪成,大概是对朝政太失望,请了假回乡讲学。

小小的无锡城,只要顾先生一办讲座,必定万人空巷。小他 12 岁的年轻人高攀龙也在人群之中。

来求学的人越来越多,学堂显得不够用了。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向无锡知县、常州知府呈状,请求恢复起源于宋的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讲什么?不止是谈人生、谈理想、谈学问。" 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

可惜,在明末宦官当权的大背景下,全国的书院遭遇一次 " 大地震 "。魏忠贤奏请,拆毁全国的书院。

在高攀龙的维护之下,东林书院仅拆除了依庸堂,但讲会遭到禁止,书院荒芜。没过多久,经历 22 年讲学风雨的东林书院,几乎全部遭毁。

在魏忠贤的一手导演下,东林学者遭到无情镇压,流放、自杀或冤死狱中。高攀龙留下遗书,换上整齐朝服,从容投水自沉。

什么是江苏的书院精神?一言以蔽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方学术重镇

东林书院,从北宋杨时在此讲学,到明朝汇聚 " 东林党人 "。它是最早的书院之一,更难得的是," 东林旧迹 " 保存至今。

在江苏的历史上,像这样大名鼎鼎的书院层出不穷。

南京的明道书院、江东书院、崇正书院、钟山书院、惜阴书院,无锡的东林书院、南菁书院,苏州的紫阳书院,东台的东淘精舍 ……这些都曾是一方学术重镇,对当时全国的思想界、政治界都产生过极大影响。

江苏的书院,产生于北宋初。历经唐末五代长期的战争和动乱,隋唐时建立的完整的官学体系崩溃。国家百废待兴,急需人才,鼓励民间办学。也是在这一时期,儒学迎来新一轮的复兴,也就是道学。很多学生在北方学习以后,回到江苏,陆续兴建书院,传播学术。

岁月变迁,书院经历了兴修、毁灭、重建,在传承中更迭。江苏的书院性质多元、地域分布广,建立者有官方、有民间、有半官半民。

地方政府所建,比如明道书院、钟山书院、紫阳书院;盐城、南通等地,多盐场主办的书院;徐州丰县、沛县,有系列因治水而生的书院;淮安有榷关主持的书院,扬州有盐商支持的书院,半官半民,如广陵书院、梅花书院。

民间书院则更是错综复杂。有圣贤硕儒后裔创办,有学者私立,有家族或乡绅主办。比如,孔子五十二代孙孔元虔所建的马洲书院,言子后裔所立的文学书院,陆龟蒙裔孙陆德源所建的甫里书院。

江苏的书院,名师云集,人才辈出。清凉山的崇正书院,走出南京的第一个状元焦竑,他师从明代心学大师耿定向。" 实业救国 " 的清末状元张謇,曾经在南京惜阴书院学习。

想寻访古代书院,追循往圣先贤足迹?无锡东林书院、南京崇正书院、扬州梅花书院、徐州云龙书院、泰州安定书院、东台东淘精舍等,江苏现存的古代书院,可以一一去打卡。

带 " 薪 " 上学

什么是书院?

大部分书院相当于是古代的学校,一般可以分成为三个层次:省府级、州县级和乡村级。省府级书院相当于我们今天的 " 双一流 " 高校,有些州县级书院相当于地方大学,而乡村书院基本上相当于中小学。

一般来说,在书院,学生不仅不用交学费,还有一定的 " 膏火费 ",也就是助、奖学金。

以南宋明道书院为例,生员月俸钱标准为 5 贯钱。宋朝 1 贯是 1000 文,它的购买力(平均)相当于今天的三四百块钱。在吃穿住行都不用钱的情况下,还能有点零花钱,真是美滋滋。

那么,书院的经济来源是什么?一来,它有政府拨款、民间捐赠;二来,它还有自己的 " 学田:可以经营。

不过,带 " 薪 " 上学的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古代学院的 " 门槛 " 其实挺高,学生必须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才能进入书院学习。

进入学院后,来自学业的压力也不小。

定位不同的书院,学习内容也不完全一样。如果是以单纯的科举考试为目的,主要是学习四书五经、诗赋策略、八股文;如果是以自由研究为目的,那学习的内容就相当广泛,包括文史哲、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天文地理等等。在徐州等地,有的书院还要习武。书院的培养目标是通才,类似现在的素质教育。

要学这么多内容,平时课表一定排满了吧?不。一个月里,老师就上两三次课,其他时间都是自学,自由度极高。

以清代江苏书院为例,课程一般分为官课、院课(师课、斋课)。官课由地方之抚、藩、郡 ( 府 ) 、县或其他上级官员给生徒授课考试,院课由聘请的山长(掌院)授课考试。一般官、院课每月各授一次,或初二、十六或初五、二十五不一,主要讲科举所要考试的相关内容。

书院把时间还给学生,更考验学生的自制力。毕竟,再好的书院也不能 " 保送 ",科举考试还得靠学生自己。

在书院,有抠破脑袋想不出题的痛苦,也有同学间欢快的日常。虽然面对面授课不多,但是师生感情是真的好。因为,不仅学生住宿,绝大部分老师也都是以书院为家,学生可以随时找老师切磋问答,教学相长。

更多功能 ……

书院,就只是教书育人?其实,它的功能远不止此。

它是我们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修德进业、学术研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根据地,用儒家的话来说,就是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的大本营。

但它和现在的大学不一样。其内涵和功能,远比现在的学校丰富。除了教育,还涵盖了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

文化功能:藏书、刻书,相当于今天的图书馆、出版社。

经济功能:书院对政府拨款、民间捐赠的资金进行运营,还经营自己持有的学田。

政治功能:为科举考试输送合格的政府官员,为地方政府提供建议。

社会功能:读法、文化交流,类似于乡间俱乐部;处理公共事务,履行地方政府的某些功能,又相当于市民中心。比如,清代南京高淳的学山书院,承担了七乡公所之职能,公事决议于此。

祭祀功能:祭祀历代圣贤、地方名流以及为本书院作出贡献的师生。比如,泰州安定书院,东讲堂祀胡瑗,西讲堂祀王艮。有些书院甚至专用于祭祀。

古代书院的社会功能和祭祀功能,是和现在学校最大的不同,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下个定义:

书院,是古代官方或民间力量兴建的,以学术文化教育事业为主、性质多元、功能复杂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共同体,或者叫组织机构。

它,不只是学术的象牙塔。

它,远比我们能想到的更接地气、更有生气。

文|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宋经纬 刘静妍 见习记者 丁梦莎

图|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钱念秋 刘畅 刘静妍

相关标签

江苏 大学 北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