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03
深晚报道|人工智能与非遗美食碰撞,宝安这家餐厅留住闽清“老味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在餐厅吃饭,菜品由机器人完成,味道毫无偏差地送到餐桌上,让每一位食客不仅品尝到美食,还能现场感受满满的科技感。这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深圳市宝安区一家新开的数字化智慧餐厅的做菜方式。在这里,人工智能与非遗美食 " 茶口粉干 " 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在深圳市宝安区芙蓉路上,一家名为 " 茶粉小匠 " 抖音网红店,吸引了很多食客慕名前来打卡。店里主打菜品为老鸭粉干,粉干即为福建闽清茶口粉干,因加工流程讲究、工艺独特而闻名,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被列入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食作业区的两个机器人靠墙而立。

在福建闽清,向来有 " 无粉不成席 " 的说法。闽清县塔庄镇茶口村因井水清甜可口,像溶进了香茶,所以得名 " 茶口 ",而好的水质成为 " 茶口粉干 " 口感出众的重要条件之一。据《闽清县志》记载,茶口粉干起源于南宋嘉定年间,外观洁白匀长、内质细润柔韧,且久煮不糊不粘,食之爽口,隔餐不馊等。相传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随船携带茶口粉干供将士食用,并馈赠沿途外国友人,茶口粉干因此名扬四海。

9 月 2 日,深晚记者来到这家数字化智慧餐厅,看到店里的厨师是两个机器人,一个负责烫粉、一个负责炒粉,油、盐等佐料经过设置,使得菜品美味标准更加稳定。现场,一家四口扫码点了几个粉干菜品,机器人将美食做好后,服务员端着餐盘送到食客餐桌上。他们一边吃一边说:" 味道好极了,想不到在深圳也能品尝到闽清的老味道。"

▲一家人开心地品尝茶口粉干美食。

" 粉干和老鸭汤是最配的,老鸭现熬,粉劲汤好,美味的关键是现熬汤料。" 创始人黄道权表示为了寻找最好吃的味道,今年年初和几个合伙人走遍了家乡的酒楼、饭店和街边小吃店,连续三个多月试吃粉干。如果遇到了美味的粉干,他们就请出做这道美食的主厨咨询配料和做法,然后经过反复研究试验,结合当地粉干大厨的做法,终于找到了一种深受大众喜欢的汤料配方。

" 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流传了八百年。" 黄道权说自己的创业思路与国家倡导的精神不谋而合,希望通过推广非遗粉干美食,带动家乡的乡村振兴。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相关标签

机器人 郑和下西洋 福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抖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