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9-03
财经猎豹丨粤式火锅“捞王”冲刺IPO,海底捞、呷哺呷哺开起了小酒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潘荣 文 / 摄)近日,粤式火锅连锁品牌 " 捞王 " 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开启 IPO 之路,或将成为继海底捞、呷哺呷哺之后,第三家港股火锅连锁品牌。现代快报财经猎豹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呷哺呷哺亏损 4992 万元,并计划今年关店 200 家门店;而海底捞虽然净利润扭亏为盈,但半年股价跌幅超 60%。同时,呷哺呷哺和海底捞却打造新业态,开起了小酒馆。

△捞王锅物料理

" 捞王 " 计划上市,或将成为第三家港股火锅品牌

胡椒猪肚鸡、腊味煲仔饭、爆浆手打虾丸 ……9 月 3 日中午,在南京市中山路附近的捞王锅物料理店内已经不少顾客在就餐,服务员还在门口迎接新到来的顾客。市民王大姐告诉记者,她的口味比较清淡,所以倾向于选择这种不辣的火锅," 汤底也比较滋补,我和家人来吃过几次了。"

近日,诞生于上海的粤式火锅品牌 " 捞王 " 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开启 IPO 之路。公开资料显示," 捞王 " 隶属捞王(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旗下有捞王锅物料理、锅季、捞王心灵肚鸡汤三家餐饮品牌。截至 6 月 30 日,三家餐饮品牌在全国有 136 家门店,其中江苏门店最多,有 47 家,上海其次,有 39 家。

从门店规模来看,截至 6 月 30 日,海底捞在内地有 1491 家门店,呷哺呷哺旗下分别有 1077 家呷哺呷哺门店和 149 家湊湊门店,捞王仅仅与湊湊的门店规模相近。

根据捞王招股书,2018 年至 2020 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8.71 亿元、10.95 亿元、11.25 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5905.5 万元、7991.5 万元、6744.1 万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6.47 亿元,净利润为 2145 万元,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如果上市进展顺利,捞王将成为继呷哺呷哺、海底捞后,第三家港股上市的火锅连锁品牌。

△呷哺呷哺

海底捞、呷哺呷哺开小酒馆,后者计划关店 200 家

火锅品牌赛道上,一边是新品牌开启上市之路,一边是已上市品牌风光黯淡。2014 年登陆港股的呷哺呷哺,今年上半年亏损 4992 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的 2.55 亿元同比增长 80.42%。8 月下旬,其创始人贺光启公开表示,集团旗下小火锅品牌呷哺呷哺部分门店存在严重的选址错误,从而导致亏损。对此,公司决定关闭 200 家亏损门店。

另一家川味火锅品牌海底捞,于 2018 年 9 月 26 日在港交所敲钟上市。上市首日,公司市值突破千亿元,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一跃成为餐饮界首富。彼时,不少海底捞的 " 粉丝 " 感叹:" 我竟然把火锅吃上市了!"

△海底捞

在南京工作的刘先生表示,他和同事、朋友经常去海底捞聚餐。他认为,虽然海底捞的定价相对较高,但服务态度确实贴心。

进入资本市场后的海底捞,业绩低于市场预期。2020 年,海底捞实现营收 286.14 亿元,但净利润仅有 3.09 亿元,同比下降 86.81%。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净利润达 9452.9 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但其翻台率和客单价却双双下滑。同时,今年公司股价也一路下滑,截至 9 月 3 日收盘,海底捞报 31.65 元,较 2 月 16 日创下 85.78 元的最高价,跌幅高达 63.1%,总市值蒸发近 3000 亿元。

不过,海底捞和呷哺呷哺均开启了新业态,开设小酒馆。今年 2 月,呷哺呷哺旗下湊湊小酒馆落地北京;今年 8 月,海底捞在北京开设了三家 "Hi 捞 " 小酒馆。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 餐饮 + 酒馆 " 模式,是餐饮业为满足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一种创新模式,可以提高餐饮业和年轻用户之间的粘性," 这种前瞻式的布局,未来可能会越来越多。" 他表示,呷哺呷哺的市场定位不太明确,缺乏差异化与核心竞争力,论服务比不上海底捞,论网红元素比不上网红火锅品牌,未来前景并不明朗。而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其服务体系,但随着整个餐饮企业服务意识的提升,海底捞的差异化优势正在弱化。对于已经递交招股书的捞王,具体市场表现,还需要进一步关注。

相关标签

海底捞 火锅 ipo 港股 招股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