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 黄牛党 "" 黄牛票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每逢有明星演唱会、爆款演出等在体育馆或剧场开演,门口的 " 黄牛 " 几乎成了观众通往现场的层层关卡。" 卖票吗?"" 买票吗?" 不绝于耳。正常的门票经过 " 黄牛党 " 的一番倒手操作,即可 " 华丽转身 " 为高价票、天价票,动辄溢价十几倍、几十倍。" 天下苦其久矣 ",尽管相关机构和平台曾多次联手打击 " 黄牛 ",但是仍然屡禁不止。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颁布了《演出票务服务与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 8 月 19 日正式实施。《规范》是我国首个演出票务领域的行业标准,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牵头起草,着重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内容、规格、编码、制作、发行等基本要求,统一全国演出票务的生成、打印、取票、印刷等具体要求;统一全国演出票务购票、检票、退票等全流程的规范化服务;制订演出行业的票务基本规则。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全国演出票务市场数据的采集和有效监管。这意味着,每张演出票的编码都将拥有全国统一标准。其中包括演出场地、演出场次、演出类型,票务管理系统和票务销售系统并行。《规范》的出台直指 " 黄牛票 ",它的实施将有效打击 " 黄牛党 " 的生存空间。
《规范》颁布后,网友直呼 " 干得漂亮 "。" 黄牛党 " 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可以称为散户,常出现在演出场馆门口,在演出开始前,高价出售囤积的票。也有一些 " 黄牛 " 手里没票,通过现场买入观众急于转手或多余的票,再高价出售,赚取差价。另一类是大户,他们直接对接票务公司,大规模买入,再通过网络平台等进行高价销售。常见的 " 黄牛党 " 操作方式,多是在一些热门演唱会、演出等票务方面,利用供不应求的市场炒高票价。
业内人士通常把票务公司的原价售票称为一级市场,将 " 黄牛党 " 的倒手炒票称为二级市场,观众、歌迷、粉丝等多是三级市场、四级市场的 " 接盘侠 "。多年前就有人揭秘过票务市场:以演唱会为例,正常情况下,演出方、票务公司、" 黄牛 " 等各个环节都赚钱,最惨的是歌迷、粉丝。因为受到物价局的监管和广大网友的监督,演出方和票务公司协商定价时不敢太过离谱。在利益驱使下,票务公司把一小部分票放在平台上按市场价售卖(赚钱少),往往造成瞬间抢购一空的假象。其实多数票都高价卖给了 " 黄牛 "(赚钱多)," 黄牛 " 再以更高的价格卖给观众。因为有利可图,在一些热门演出的票务市场,连赠票都会被炒到很高的价格。所以,令广大网友怨声载道的不只是 " 黄牛党 ",还有与 " 黄牛党 " 沆瀣一气的票务公司。
不少人有过从 " 黄牛 " 手中购买低价票的经历。低价票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也很简单,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 " 票房号召力 " 相对较低的演出中。票务公司通过一级市场只能卖出有限的票,降价售票会引起原价购票者的不满,物价局对此也不会坐视不管。这时候,票务公司以较低价格卖给 " 黄牛 "," 黄牛 " 转手卖给观众,赚取差价。所以有观众会惊喜地发现,从 " 黄牛 " 那还能买到低价票。有人因此为 " 黄牛 " 辩解,美其名曰 " 调节市场 "。
其实," 黄牛党 " 无论是炒高价票,还是卖低价票都是在严重干扰演出票务市场和演艺行业的良性发展。高价票把热门演唱会和爆款演出变成了富人的游戏;低价票不仅对原价购票人不公,还会导致一些演出的虚假繁荣。票务市场不透明,多重票务系统并存," 黄牛党 " 无孔不入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规范》的出台将为全面推动数字化票券创造良机,参考电影行业认证完备且全国统一、开放的票务系统,形成开放透明的票务市场指日可待。用真实的市场数据反映真实的市场情况,才能反向刺激演出市场的真正繁荣和演艺行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票务市场的混乱与最近广受批判的 " 饭圈 " 文化不无关系。一些流量明星连一首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都没有,竟然动不动要开巡回演唱会,票务市场之火爆," 黄牛党 " 之积极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与大量年轻粉丝,尤其是未成年粉丝不计代价地狂热追星密切相关。因此,票务市场的规范还需要 " 饭圈 " 整治专项行动的配合。演出票务领域出标准与 " 饭圈 " 整治相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演出领域的票务市场一定会越来越好。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孙悦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来源丨光明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