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9 月 3 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南京市秦淮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会上明确,秦淮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特而精、最南京 " 的底蕴更加彰显,成为充分体现南京特色、时代特征的重要窗口;" 高质量、现代化 " 的建设走在前列,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标杆城区。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五年,秦淮区将重点做好四大方面工作。其中有不少重磅民生利好与市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过去五年
秦淮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跑赢 GDP 增速
随着 " 十三五 " 圆满收官,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建成,过去五年," 强富美高 " 新秦淮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秦淮区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经济 " 强 " 的成效更加显著。主要指标提前一年完成 " 十三五 " 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从 690 亿元提升到 1287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 100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端人才均实现数倍增长,连续三年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位居前列。
百姓 " 富 " 的成果更加丰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跑赢 GDP 增速,完成主城数量最多的棚改、老旧小区改造和危房消险任务,建成总面积达 66 万平方米的保障房,556 个老旧小区实现基本物业管理全覆盖。小西湖片区 " 小尺度、渐进式 " 改造成全国关注的城市有机更新示范样板,石榴新村 " 原地回迁为主、适度完善功能 " 的更新模式受到国务院督查组肯定。
环境 " 美 " 的形象更加鲜明。以 " 城区即景区 " 为标准、" 最干净城区 " 为目标,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大板巷为代表的一批历史片区重现生机活力,300 多条道路街巷旧貌换新颜,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从 59% 上升至 82%,所有河道水体基本实现 IV 类水,7 个市考以上断面均达 III 类水标准,月牙湖被评为全市唯一的省级生态样板河湖。
社会文明程度 " 高 " 的内涵更加彰显。区、街道、社区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南京跻身全国文明城市第一方阵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个关键词勾勒今后五年:
" 特而精、最南京 "," 高质量、现代化 "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特而精、最南京 " 的底蕴更加彰显,成为充分体现南京特色、时代特征的重要窗口;" 高质量、现代化 " 的建设走在前列,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标杆城区。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重要指标增幅保持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企业、规上企业规模实现倍增。创新对经济的贡献度显著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超 4%,文化产业占 GDP 比重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指标保持全市第一方阵,单位 GDP 能源消耗持续降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取得明显进展。
高品质生活取得新成果,实现更加充分更有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老旧小区与非成套房改造任务基本完成,群众满意度保持省、市领先。
高效能治理实现新提升,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治理水平全面提高,基层治理改革形成示范引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保持领先位次,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增强,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城区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法治秦淮、平安秦淮建设取得更加积极成效。
为此,会上提出了更强定力推动创新发展,让发展的基础更牢;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让发展的成色更足;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让发展的底色更靓;更实举措优化治理体系,让发展的韧性更强四方面重点工作。
这些重磅举措与你相关
持续推进新街口、夫子庙两大商圈提档升级
抢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机遇,打造南京都市圈综合消费首选地。加快多消费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新街口、夫子庙两大商圈提档升级、互联互通。放大夫子庙步行街示范效应,推出老门东、熙南里等历史街区新消费场景,培育南部新城消费新增长极。
促进体验经济、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新零售新业态发展。更好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抓牢关键环节,全面提升项目推进达效速度。加大对老旧楼宇、园区的改造升级力度。
新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突出抓好 " 双减 "
确保不少于 80% 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着力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新建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继续推进紧密型集团化办学,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突出抓好 " 双减 " 工作。
建设东部医疗中心、区公共卫生大楼,推动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升级为社区医院,提升基层诊疗能力。鼓励、引导省市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积极发展中医药服务,不断提高健康服务水平。
完善养老服务布局,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力争每年新增养老服务设施不少于 2 万平方米。
高水平打造西街、西五华里、门东双塘园等文化地标
加强对秦淮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系统研究。高水平打造西街、西五华里、门东双塘园等文化地标,继续实施太平南路复兴工程,以 " 城市记忆 " 环线联动新街口、夫子庙、中华门、老门东、熙南里等多个片区。
推进太平南路演艺街区、秦淮河畔 " 小剧场群 " 等新场景建设,推动文创产业园区和文创特色街区发展,进一步做强秦淮品牌,力争率先囊获文旅商六个全国最高奖项。
南部新城全面建成交通基础设施,全线贯通滨河空间
高标准实施、高质量落地南部新城规划,打造示范引领、低碳智慧的未来城市样板。
全力推进市政管网建设,全面建成交通基础设施,全线贯通滨河空间。基本建成教育、医疗、社区服务、文体设施和公园绿地等公共配套。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实现 5G 网络、CIM 全覆盖。活化利用大校场机场跑道等历史遗存,加快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南京博物院故宫馆等文化地标建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