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文奇 记者 陈莹 花宇 文 / 摄)9 月 3 日下午,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周昌言结束一天的课程后,来到学校的无人机社团,与小伙伴们一起训练起无人机。悬停、旋转、绕圈 …… 在周昌言行云流水般的操作下,无人机仿佛 " 活 " 了起来。" 这是我一周中最期待的时候了。" 周昌言坦言,经过一年多的练习,如今他已是社团无人机飞行的一把 " 好手 "。
△ 老师在现场答疑
推出优质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之乡海安走在了前列。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 2020 年秋季开学起,海安市所有小学和初中全部实施课后服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 "4+2" 的模式,即每周安排 4 天,每天延时服务 2 课时。
今年 " 双减 " 政策出台后,海安迅速调整,高标准深化 " 双减 " 工作,建立 " 双减 " 工作机制。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做到作业管理 " 精选、精练、精批、精讲 "" 有练必躬、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 "。
△ 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学生在飞无人机
从 "4+2" 到 "5+2",海安在原有的课后服务的基础上,打造 2.0 版课后服务——精心安排服务课程,将课后服务内容纳入教研活动重要内容,系统化研究,一体化设计,将完成作业、个别辅导、面批作业与党史学习教育、阅读习惯养成、体艺特长等有机结合,整体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参与率 100%,学生参与率不低于 95%。
△ 老师在现场答疑
如何真正让政策落地,实现 " 书包不回家 "?新学期以来,海安市城南实小在推行 "5+2" 课后服务的同时,针对一二年级采取了 "1+1" 的服务方式,即 1 小时的课后辅导加 1 小时的社团活动,目前全校课后服务参与率高达 98.9%,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响应。
" 我们的课后延时服务不仅仅局限于辅导学生写作业。" 海安市明道小学校长景盛在学校管理之余,也积极加入到课后服务中来。他利用数学的学科特长,在明道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内打造了热门课程—— " 思维培训课 "。区别于常规的数学教学,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 " 边玩边学 "。
为了提高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积极性,海安将教师的评优、晋级与课后服务参与度挂钩,并率先把延时服务内容纳入教研、财政兜底,充分确保参与延时服务教师待遇保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 " 预习 ",海安的课后服务在不断打磨中早已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一致肯定。
如今,独具特色的课后延时服务是海安先行先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海安也正以此为突破口,在建设教育强市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枢纽海安 科创新城’建设迫切需要教育发挥更大作为,全方位强弱项、补短板、增优势,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教育的需求,建设与城市发展高度匹配的教育强市。" 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分别从 " 建教育强市 " 和 " 以教育强市 " 两大方面进行了解读。为建设教育强市,海安将以 " 六个一流 " 为目标,从强领导、强基础、强内涵、强机制、强队伍、强功能六个方面,分 31 条逐项突破。
" 建设全国有声誉、全省居前列、系统有影响、群众有好评的教育强市。" 在 9 月 4 日召开的海安市教育发展大会上,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描绘出教育之乡未来的发展蓝图——到 2025 年,海安公共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 " 枢纽海安 科创新城 " 建设提供坚强的教育支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