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06
深晚荐书|读懂幼儿的思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孩子总是一遍遍干着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他一遍遍扔东西,反复把小玩具、小扣子堆在一起,你是否常常感到不解,以为孩子在调皮捣蛋?

儿童心理学家用一个专门的词语来称呼孩子这种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这个词叫做 " 图式 "。" 图式 " 的概念起源于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让 · 皮亚杰,后来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幼儿教育领域绕不过去的一项影响深远的研究。

不少家长在了解了 " 图式 " 的相关知识后,发出恍然大悟的感慨,他们说:" 原来这就是我儿子口袋里总是装满石头的原因!现在我意识到他做那些事不是故意烦我,他只是想在小袋子里收集一些东西而已。"" 我之前以为她把椅子腿绑在一起是在淘气,现在我认为她可能是在做一个‘连接图式’的活动。"

了解图式,可以帮助家长们理解幼儿的发展如何接续。当看到幼儿的某些行为,我们可以立刻判断出他目前的发展需求是什么,作为家长、老师,可以提供哪些帮助,引导、拓展孩子的潜力。

《读懂幼儿的思维:图式与幼儿的学习(第 4 版)》着重讨论幼儿早期一系列复杂的行为特征及其背后的思维特点。图式简单来说,就是指儿童的行为模式;图式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有自己内在的发展模式,当孩子着迷一样重复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就是图式在发挥作用,这些行为促进了他们最初的学习;我们只有认出孩子所具有的图式,并对他的图式予以支持和拓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他的学习潜能,而不是盲目打断孩子的成长进程。

《读懂幼儿的思维:图式与幼儿的学习(第 4 版)》

(英)凯西 · 纳特布朗(Cathy Nutbrown)

译 者:范明丽,刘红萍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青豆书坊 2021 年 8 月

特约撰稿 青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