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坝变鱼池,农民变渔民。" 以前这里是废弃的塘坝,现在变身鱼池,身份变了、身价也就变了!"9 月 4 日,马坡乡太平沟村村民张成有指着满池游来游去的鱼儿告诉记者,如果是几年前,在太平沟村问农民 " 虹鳟鱼养殖 ",大部分村民可能连虹鳟鱼是什么都不知道,但如今走进村子一问,他们会告诉你:" 虹鳟鱼是一种冷水鱼,被誉为水中人参。" 细细再问,村民们不仅知道什么是虹鳟鱼,而且还养得不错。
在养殖基地,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给养殖池里的虹鳟鱼、鲟鱼喂食,并将幼鱼与成鱼分开养殖,通过科学养殖提高鱼苗成活率。基地利用深山天然水源作为养殖用水,水质清澈,水温较低,非常适宜发展繁育虹鳟等冷水性鱼类。" 虹鳟鱼是泉水性鱼类,要求生长在水质澄清,具砂砾底质、氧气充足的流水中,我们太平沟这里的水质是很符合虹鳟鱼生长的。" 太平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成林说,目前,该村已经建成约 1000 平方米的鱼池,养殖虹鳟、金鳟、中华鲟等优质冷水鱼 13000 条,总投资 15 万元。据了解,第一批买进的虹鳟鱼鱼苗 3 元一条,一年后至少可生长到 2 斤重,每条可卖到 40 元左右。现在已经上市了一批,鱼肉口感受到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 今年各地冷水鱼市场价格看涨,虹鳟鱼有望迎来一个好收成,我们村集体经济也能有个好的收入。" 张成林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太平沟村党支部采取支部为引领、农户为基础、合作社为平台的发展模式,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虹鳟鱼养殖产业,目的就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领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
乡村是一个调色板,最能描绘出新气象新风采。据悉,太平沟虹鳟鱼养殖基地不仅养鱼,而且提供游玩、农家乐等服务。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将配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依托太平沟的好山好水,发展高品质特色水产养殖,并配套延伸文旅服务,为当地村民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为加快马坡乡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通讯员 董金娥 文 / 图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