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9-07
19枚金牌!邳州籍残疾运动健儿续写残奥会“神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晓培)9 月 5 日,东京残奥会落幕。中国代表团以 96 金 60 银 51 铜的成绩收官,连续 5 届残奥会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在这 96 枚金牌中,有 19 枚金牌的获得者全部来自江苏省邳州市,占到了全国残奥金牌总数的近 20%。一座苏北地区的县级市,缘何成了 " 残奥会冠军之乡 "?

△邳州籍残疾运动健儿

8 月 25 日,在东京残奥会比赛首日,邳州籍残奥健儿冯彦可夺得轮椅击剑佩剑 B 级男子个人金牌,为江苏军团斩获首金。紧接着,一个个喜讯接踵而至,女子佩剑个人 A 级金牌、女子举重 50 公斤级金牌、乒乓球男子团体 MT3 级金牌、乒乓球女子单打第 1-2 级别金牌 …… 邳州籍健儿们一次次登顶摘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顽强、坚韧,更向大家展示了拼搏超越的体育精神。

参加本届残奥会的 15 名邳州籍运动健儿中,有下肢重度残疾无法独立行走的冯彦可,有单腿拄拐在赛场拼杀的闫硕,有身体里留存钢板仍然不停挥拍的李倩 ……15 人共获得 19 金 2 银 1 铜,他们呈现出一次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书写着残奥会历史的 " 神话 ",也将邳州这座苏北县级市推向人们视野。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 15 名邳州籍残疾运动健儿中,有 10 人全部来自当地的 " 希望之家 "。" 这是残疾孩子们共同的家,也是他们点燃希望、追逐梦想的起点。" 邳州市希望之家主任郭贞告诉记者,希望之家最初是由她的公公张辅世创办的。" 我公公任邳州市卫生局副局长的时候,看到很多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因为站不起来,都是趴在地上,生活无法自理,给家庭也造成很大负担。" 郭贞说,公公一直惦记着要建一所康复机构,让这些孩子们重新站起来。

"1993 年我公公退休后,就开始奔走全国各地,为建立康复机构做各种筹备工作。" 郭贞说,1995 年 12 月,在邳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希望之家 " 建成了,残疾孩子们有了学习、生活、康复和技能训练的地方。当年,90 名双下肢瘫痪的邳州孩子住进希望之家,另外 558 名单下肢残疾的孩子成了学校的辅导生,希望之家不向他们收取一分钱。

郭贞说,他们请到了国外的专家来给孩子们做手术康复,渐渐地,孩子们能拄拐站起来了,生活能自理了。" 除了身体上的康复训练外,我们也注重孩子心理上的教育,让孩子们阳光起来,让他们知道,虽然身体有残疾,但我们不比正常孩子差,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为了让这里的残疾孩子增强体质,自 2000 年起," 希望之家 " 逐步开展轮椅乒乓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举重等体育项目,并聘请专业教练衡新带孩子们训练,鼓励孩子们 " 站起来、学文化、走出去 "。

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在残疾孩子们心里埋下了 " 自强不息 " 的种子,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重拾自信,坚韧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2008 年北京残奥会上," 希望之家 " 的孩子们一举夺得 9 金,成为最耀眼的明星。2012 年伦敦残奥会上,来自 " 希望之家 " 的 8 名轮椅乒乓球运动员斩获 12 金,成为了引人瞩目的焦点。2016 年里约奥运会,11 人夺得 15 枚金牌。

邳州军团在残奥会上的战绩,是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的回报,更是邳州人自强不息、勇争一流精神风貌的体现。" 没有翅膀,不代表不能飞翔。我们的希望之家,愿可以带给残疾孩子们更多的希望。" 郭贞说。

(邳州市希望之家供图)

相关标签

康复 神话 残奥会 东京 击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