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09-08
红动陇原100年丨沙沟秘密监狱:制造惨案、冤案的“魔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国民党蒋介石统治时期,为维护其法西斯独裁统治,中统、军统特务机构遍步全国,各地除公开的监狱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监狱用以镇压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兰州沙沟秘密监狱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秘密监狱,曾残暴血腥屠杀过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 近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馆长袁志学接受了记者采访,讲述了发生在沙沟秘密监狱里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中统局的黑暗 " 管训室 "

1951 年,在全国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抓出了隐藏在兰州的国民党特务,在他们招供时这座秘密监狱的内幕才得以被世人所知。兰州黄河北庙滩子桥被当地人俗称沙沟桥,沙沟桥下的排洪沟往罗锅沟一带被称为沙沟。在庙滩子东李家湾一带,当年就建有一座类似于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的 " 人间地狱 " ——沙沟秘密监狱,这座秘密监狱时至今日曾在此居住过的居民都知之甚少,其他人更是无从知晓。

监狱东北依山而建,土夯的高墙坚固厚重——酷似城墙,三面环立。前院有 9 间房,其中 6 间为看守监狱的宪兵住所,还有 3 间是犯人的伙房。通过前院进入后院即为监狱,由 3 间大房隔成大小囚室 12 间,重要的 " 政治犯 " 都关押在这里,靠山根还有三间房子和一个大号子,关押其它犯人。

这里曾经警戒森严,特务、看守进出监狱皆为便装,是国民党中统特务机关囚禁和秘密关押共产党人、革命进步人士和其它 " 异己分子 " 的牢笼,也是制造大量惨案、冤案的 " 魔窟 "。

1938 年 1 月,国民党政府将全国划分为八大战区(后又随战争形势的变化分为九大战区),甘、青、宁隶属于第八战区,沙沟秘密监狱抗战初期就是由国民党第八战区建立。蒋介石为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为副司令长官并兼任甘肃省政府主席。

当时,朱绍良曾狂妄地叫嚣:" 我们现在有两个敌人——共产党和日本人;有两个任务——抗日和反共。"

沙沟监狱的建立,旨在镇压屠杀共产党人、爱国进步人士和革命群众。同年,国民党中统局为加强西北地区的反共活动,在兰州设立特务机构 " 西北区 ",委任特务头子孙步墀为区长,并以中统局督导员名义督导 " 陇东保卫区 " 及 " 甘肃调统室 " 工作。孙步墀为羁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向第八战区交涉将沙沟监狱拨归中统局,由中统局指挥管理,1948 年 7 月,沙沟监狱更名为 " 管训室 "。

这所监狱地域偏僻,禁止一切亲属探监,因而与世隔绝。从所长到看守几乎都受过专门的特务训练,心狠手辣,手段残忍。牢房内生活、卫生条件极差,到夏天,难友们身上虱子成堆;冬天牢房内不生火,衣被单薄的难友们几个人挤盖一床被子,彻夜难眠;伙食更为糟糕,每顿饭是一勺粗面糊糊绊土豆,有时连盐都没有,很多难友饿得浮肿、生病、动弹不得。就在这座监狱里,许多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受到了迫害。

牺牲在秘密监狱的共产党员

在沙沟监狱牺牲的中共党员丛德滋曾担任过张学良先生的秘书,西安事变后担任《解放日报》首任总编,真实报道了西安事变的全过程,呼吁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救亡运动。

1940 年 4 月,丛德滋创办的《民众通讯社》被 " 注销 ",停止发稿,由于地下组织遭到破坏,八路军办事处伍修权安排未暴露的党员撤回延安,但丛德滋为了革命事业坚持不走。1941 年 1 月 20 日,由于叛徒出卖,丛德滋被秘密逮捕,关押在沙沟监狱。

丛德滋被捕后,党组织和有关同志进行多方营救,但终未取得成功。在狱中,特务头子孙步墀起初对丛德滋采取利诱劝降手段,企图得到想要的口供,在遭到横眉怒斥之后,丛德滋遭遇各种严刑逼供。特务们软硬兼施均未得逞,于是把他囚禁在长 1.5 米、宽 1.5 米的木笼中,睡不能伸腿,站不能直腰。1942 年 4 月 19 日,在他患重病发烧口渴时,敌人惨无人道地将一碗放了毒药的洗菜水逼他饮下,将他毒死于狱中,牺牲时年仅 32 岁。

沙沟秘密监狱旧址

共产党员罗云鹏是东北人,早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革命生涯。1936 年罗云鹏前往延安,1939 年被派来兰州,在八路军驻兰办事处的领导下发动工人、劳动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组织进步团体发行进步书刊、报纸,宣传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40 年 6 月 6 日凌晨两点,警察借着兰州户口大检查的名义突然闯入罗云鹏家,将留宿的两名地下党员以未申报临时户口为由带走,罗云鹏再三申辩,但最终三人一起被捕。此时,敌人并未摸清罗云鹏的真实身份,但在警察局进行搜查时,在他帽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党员教育计划),判断出罗云鹏是共产党员。

1941 年 1 月 31 日(正月初五)午夜,四人越狱成功,黑暗中准备前往阿干镇,但在现在文化宫孙家台附近遭遇敌人巡逻队。罗云鹏和另一位同志因地形不熟加上带着手铐脚镣,被抓二次入狱,被关押在兰州沙沟监狱,罗云鹏八个月大的女儿和妻子也同时被关入沙沟监狱。

在以后长达 5 年的狱中生活里,罗云鹏成立了以自己为首的狱中党小组,带领难友们不断地同敌人作斗争。1946 年 2 月 27 日晚 10 点,罗云鹏被拉出监狱秘密活埋在大沙沟。

兰州解放前夕先后在沙沟监狱遇难的烈士还有陈仙洲、石凤玉、王善卿、魏郁、杨国智、杨仪等。

" 西部歌王 " 王洛宾在秘密监狱写出《大豆谣》

1941 年春," 西部歌王 " 王洛宾被国民党特务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后投入了大沙沟监狱。在沙沟监狱,王洛宾同中共甘工委副书记罗云鹏同志的爱人樊桂英及他们的女儿小力立关押在一个 " 大号子 " 里。尽管敌人对王洛宾抽鞭子、压杠子,进行残酷地审讯,但他以音乐家特有的乐观和坚强的毅力顶住了一次又一次非人性的折磨,而且和樊桂英母女结下了一段真诚的革命友谊。

在放风的过程中,王洛宾不仅可以和关押在 2 号 " 小号子 " 里的从德滋说说话,互相安慰、鼓励,有时也和被单独关押的罗云鹏打招呼,而且和樊桂英母女经常交谈,特别是小力立的天真、活泼、可爱,更加唤起了他对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憎恨和对共产党人的同情和崇敬。

监狱中极端艰苦的生活使小力立根本不知道什么东西最好吃,因为她整天连填饱肚子最起码的要求都达不到。有一次,一出生就坐监狱的小孩子无意中得到了几粒大豆便高兴得了不得。她学着监狱看守训斥犯人的口气自问自答地说:"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大豆!"。听到这声音,难友们流出了难过的眼泪,王洛宾觉着自己的心要碎了,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特意为小力立写了一首《大豆谣》,并谱好曲教给了小力立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图由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提供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相关标签

中统 国民党 兰州 甘肃 司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