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宋青城山隐士安子顺云:"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这是当年学《出师表》、《陈情表》时课堂上老师拓展的一句话。当时虽觉字字恳切,但重点却在背诵,甚至背下来时心情是轻松的。
后来,祖父因患阿尔茨海默病过世,偶然间再次读到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不知不觉竟泪流满面,方知李密之悲切。原来,当年的不懂不落泪是值得珍惜的天真时光。
" 我们命中注定要失去所爱之人,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在我们生命中有多重要。" 沙发上再也没有一个人坐着只是看新闻联播,晚归时客厅的橘灯也不再被打开,小花园里的虎刺梅和沙发后面的橡皮树也不见了,收音机里也不唱《周仁回府》,我楷书本子上老师用红笔圈出来的您写的字也舍不得扔 …… 这是我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告别,它催促着我匆匆结束了少年时代,把所有夏天的热闹都留在了祖父离开的那一年。
告别把最美满的事变得最孤独,却也用最决绝的方式让我们快速地成长为别人可以依靠的模样!
(二)
未见其面,却蒙其恩!
5 月 24 日是 " 杂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据报道,当天下午明阳山络绎不绝的吊唁者手持鲜花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长长的送别队伍里有清瘦的中学生,有沉默的青年人,有领着全家前来的中年人,还有很多老人,牵着孩子的手。
一位中年男人,手里举着菊花从出租车上下来,拖着行李箱直奔殡仪馆而去。
一位父亲和他的两个孩子,为袁隆平院士戴了孝。
" 我和他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
" 此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2020 年,杂交水稻双季测产突破亩产 3000 斤,再一次刷新纪录。袁隆平院士不仅保证了人人有饭吃,同时在每一个国人心里种下一个安全的种子,他的水稻让我们相信,自己不会再挨饿。昔有范文正公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今有袁隆平院士 " 民心如碑 "。
人们的悼词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概是以前和他们的距离太遥远了,我总是容易在心里把伟人们默认成没有生老病死的神明,那时感觉他们的逝世就像星辰陨落,散尽光芒后坠在大地,而我就像是触地扬起的千万砂粒尘埃中的细小一颗。可是像袁院士一样的伟人接连离开,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生老病死同样伴随他们一生,只是他们的亡故却不会是最终的离别,我想人世间无数的思念和缅怀一定都可以尽数传达给他们,他们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陪伴我们。或许现在天上才多了几颗灿烂星辰,那些光芒散落回人间,融进了清风细雨,融进了万家灯火,也融进了千门万户的袅袅炊烟中。"
告别是 " 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 " 的相互牵挂!
(三)
纪录片《青州龙兴寺佛造像》文案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千五百年过去了,注视过这些佛像的大多数人都成为了雕塑的一部分,有人曾经亲眼目睹他的袈裟从鲜红变成淡红,也有人见证了他脸上的金箔一片片地脱落。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人们不把这些碎片全部拼接,恢复它完美的样子,因为人们发现,在这些无数的疤痕中见到了—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类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
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都见证了这些佛造像由鲜艳到不完美再到修复的过程,人们也是。当我们有幸再次凝视这些佛造像,他们的笑容中也似乎有了淡淡的哀伤。
是啊,人类在朝前走的路上,经历过苦难,告别过苦难,才步履维艰地走到了今天。人类把自己短暂的生命赋予更长久更深刻的意义 …… 那些在造像面前走过的人、那些典籍的编纂者、那些历史的审阅者 …… 得以在今人的脑海里重生。
告别,也是我们走向永恒的必经之路。
教师 石亚俐
我告别了春日的暖阳,告别了夏日的午后,告别了秋日的私语,告别了冬日的烈风,我告别了老师,告别了同学,告别了形形色色的人和各具特色的风景。我在告别中长大,在告别中学会坚强,学会包容。
我曾对 " 告别 " 这个词望而生畏,这小小的两个字好像成了我青春路上的绊脚石,我活在了恐惧之中,每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是在担心告别,担心一个没有光的未来。
我不知道我到底在怕什么,是怕告别还是怕那所谓的遗憾。我曾经对自己扪心自问过,问自己为什么害怕告别,可我的自问不像达尔文、牛顿那样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那是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我看着至亲至爱之人的离去,看着我将离开和我一起打闹嬉戏的同学,看着我将离开授我诗书的老师,还有我那些曾经写过的文章被丢在垃圾桶里,我的心是惊慌失措的,好像这些的结束就是生命的结束,我把 " 告别 " 这两个字当做人生中避不可谈的一个话题,这是过去的我。
直到那一天我学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才发现我害怕的从不是告别,而是遗憾,史铁生因为没有和母亲道别而遗憾,因为自己的自卑对母亲发火而遗憾,他遗憾没有和母亲一起去看北海的花,遗憾没有向母亲道歉,他遗憾那时的他不是一个热情骄傲的人。虽然遗憾,但他懂得了母亲最后的话,懂得了要好好活着,这才是最重要的。
春去秋来,海棠花开,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我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害怕告别的小姑娘了,我明白了 " 告别 " 这个词的意义,它代表的不只是离别不只是再见和遗憾,更是一种重逢与相遇,是一种磨炼后的新生,它代表的是无所畏惧是勇往直前。
重要的不是遗憾也不是告别时有多心酸,而是能有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人间盛宴的决心。
告别是成长路上的必修课,经历过告别才会有披荆斩棘的勇气。
所以说告别不是离别,是再一次的相遇。
八年级(6)班 王瑜雪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