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9-16
广州互联网法院推出“E问执达”系统,当事人可随时随地联系执行法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9 月 16 日,广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线 "E 问执达 " 系统。据了解,该系统是广州互联网法院依托 5G 智能短信技术构建的移动智慧执行办案系统。

在实践中,出于对电话沟通的依赖,不少当事人与法院联系还是习惯于拨打电话。但电话沟通一般仅限于工作时间,且通话内容无法留存、不能直接上传或接收图片、文档、音视频资料等问题。基于此,广州互联网法院研发建设了 "E 问执达 " 系统。

据该院执行局局长赖俊斌介绍,系统实现了在传统电话联系模式与互联网社交聊天模式之间的顺畅跳转,并通过融合对接其他系统,使系统具备案件查询、智能应答、案件信息推送、移动举证、财产申报、在线履行、文书受领、事项申报等多元服务功能。

与此同时,系统设置有智能小助手,能够先行智能识别并应答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并自动推送案件相关信息,引导当事人自助参与执行。

此外,因系统主要依托 5G 短信技术,因此只要在有移动数据覆盖的地方就可通过手机实现移动沟通、实时参与执行,既有力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又有效提升了执行工作效率。

记者通过现场操作了解到,当事人点击 4G 短信链接或 5G 短信卡片即可跳转至聊天界面,直接联系法官进行案件材料交互、财产申报等操作,沟通内容全程留痕,降低了法官与当事人的沟通成本。

" 当执行法官在一天内没有在‘ E 问执达’即时回复当事人,系统会自动向法官发送短信提醒,当出现两天时间仍未回复的情况,系统将自动通知部门负责人。" 该院执行局副局长赖广鑫表示,设置此功能旨在起到督促办案的作用。

系统自今年 5 月试运行以来,已显现出促成纠纷快速解决的效果。数据显示,5 月至今,该系统已经在 576 个案件中得到运用,累计信息交互 7136 条次,收到当事人上传的文档、图片等证据材料 857 份,其中在八小时外非工作时间累计信息交互 2061 条次,有效修复 213 名失联被执行人联系方式,提升申报财产率 11%,压缩执行办案用时 13%。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李艳玫

相关标签

5g 广州 互联网法院 界面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