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汕头橄榄台
今年 9 月 23 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广东省庆祝 2021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将在濠江区举办。近日,记者走访濠江区东湖社区,聚焦社区以 " 菊 " 和 " 侨 " 为纽带,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的生动实践。
清晨 5 点,天刚蒙蒙亮,汕头市濠江区东湖社区农户李业宏就已经穿戴整齐,拿上农具出门了——他要赶在日出之前,为菊花田里的每一株菊花浇上水。再过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这片菊花田将是满地 " 黄金 " 扑鼻香。而更让李业宏感到幸福满满的是,以菊花为主题的观光体验休闲旅游带动了家乡文旅产业,家乡正在慢慢地蝶变成 " 最美侨村 "。
▌东湖菊花好看好吃好用
东湖社区位于汕头市濠江区广澳街道,建村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底蕴丰厚。东湖社区农特产品以色纯味香的菊花最广为人知,被誉为 " 东湖三宝 " 之一。
记者日前在东湖社区走访时就看到,东湖社区内随处可见一排排整齐而碧绿的菊花苗,房前屋后也 " 见缝插针 " 种上了不少菊花苗。
东湖社区 " 两委 " 成员林钊告诉记者,上世纪 80 年代初,有农户将周边野生菊花和外地菊花品种移种到自家田里,收成后将菊花进行蒸晒,用来泡酒、泡茶,发现本地种植的菊花相比其他地方品质更优,具有色纯、味香的特点,于是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种植菊花的行列,东湖菊花也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特产。
▌打造品牌农民不愁销路
" 以前东湖菊花主要靠少数农户自发栽种,零散不成规模。收成后除了自家留用,就是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了,农户们担心销路不敢大规模种植。" 东湖社区党委副书记李荣金告诉记者,东湖社区在 2016 年成立了汕头市濠江区创富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 " 金色东湖乡 " 集体商标,主要负责宣传和销售包括菊花在内的东湖社区的农特产品。
" 只要农户种了,合作社就负责保底价收购,有了‘兜底’保障,村民种植的积极性更高。" 李荣金说。
近段时间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东湖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刘运启一直在为东湖菊花奔前走后。刘运启说,他们一方面正在积极与农业科研机构联系,想要邀请专家加强菊花科技攻关和创新,改善菊花只能种植一季的局限,扩大产量,提高生产效益;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在品牌打造和销售渠道拓宽方面,为东湖菊花找到更多可能。
如今,东湖社区的菊花种植面积已从原来的七八十亩增加到了今年的近 400 亩,共有 160 多户农户参与了菊花种植,年产值可达数百万元。
▌发展文旅 打造 " 最美侨村 "
" 每年秋冬时节,成片金黄色的菊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吸引了众多游客驱车前来拍照‘打卡’。" 林钊告诉记者。
距离东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约 500 米处,一座 6 层楼高的 " 瓜菊舍 " 民宿十分亮眼。2016 年起,有东湖村民尝试将自己的祖屋打造成特色民宿,并结合东湖的农特产品——西瓜和菊花,取名为 " 瓜菊舍 "。" 瓜菊舍 " 店长翩翩(化名)是东湖社区本地人,她告诉记者," 瓜菊舍 " 有 12 间客房,当前几乎每天能满房,而舒适的环境也吸引了不少 " 回头客 " 和新客人。
据悉,除了围绕 " 菊花 + 旅游 "" 菊花 + 产业 " 思路,着手规划建设以菊花为主题的观光体验休闲旅游配套设施外,东湖社区也依托自身的 " 侨牌 " 资源禀赋,精心规划 " 一心 "" 一街 "" 五区 " 总体格局,稳步推进集 " 文、商、旅 " 为一体的和美东湖 " 最美侨村 " 建设。
延伸:
" 黄金行动 " 加速文旅融合
初秋九月,在东湖社区的菊花种植片区里,一棵棵几十厘米高的菊苗错落有致,茁壮成长。近期,围绕 " 菊花 + 旅游 "" 菊花 + 产业 " 思路,东湖社区着手规划建设以菊花为主题的观光体验休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菊园形象大门、区主路木栈道等,同时发动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菊花,把特色农业景观融入到古村观景和村民生活。在这里,一幅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 我们规划建设东、西、南、北、中五大菊园,现有种养面积近 400 亩。" 林钊表示,种植菊花一方面是带动农民创收致富,同时也是以乡村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旅游。" 借势把社区特色景点、特色农产品跟全区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做大做强旅游吸引物。"
菊花种植 " 黄金行动 " 如火如荼开展,观赏路线和观景平台的打造也正在同步推进。" 观赏路线会设计成一个回环,我们计划在沿途设置打卡点,游客还能够进入到菊花田中与菊花来个‘亲密接触’。" 林钊表示,此外,配套基础设施也会加紧建设,让游客来了能玩得舒心。
今年 9 月 23 日是
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广东省庆祝 2021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主会场活动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1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
将在汕头市濠江区举办
点击下面图片链接
一起看 " 丰收濠江 "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