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山根小学,师生有一个必备的本领:那就是拍视频。从 2018 年 4 月开始至今,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已经拍摄了数千条微视频。在实践中,学校用好、用精微视频这个平台,把这里变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阵地。
学校校长郝玲告诉记者,2018 年 4 月份在家访过程中发现学校进城务工子女占 98%,学生生源比较复杂,考虑到利用小视频宣传,可以让家长直观、直接的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他们的孩子。刚开始技术不是很成熟,视频都很短。2018 年下半年逐渐看到了宣传效应,因此在 2020 年的时候学校以公众号的形式去关注更多学校在微视频中进行分类,首先推出读书的各种微视频,助推学校的亲子共读,和学校孩子们的整本书阅读。通过小视频转发宣传,让家长成为一个受益者,一个传播者。另外,就是法律法规,社区会对学生进行一些禁毒教育,还有法制校长在学校进行一些讲座,都会将这些做成一个小视频。第三,学校进行革命教育,学校一开始就把红色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最重要的抓手。通过这种微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现。比如近期学生在校园中搭建了红军长征的几个关键节点,让学生的家长也都能够受到红色文化的激励。在学校举办重走长征路等活动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体验。最后通过视频展现出来,家长反映非常好。随着视频号的运用,这个平台不仅是展示学校、学校的平台,同时,也渗透了学校管理和家校共育的效果。
记者在通渭路小学采访时也了解到,学校做起了微视频平台,不定期的把学校活动、法制教育、学校管理通知都放到视频号中,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活动和变化。校长陈旭方告诉记者,学校的发展、学生的进步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学校用好、用精视频号,让家长从新的维度认识学校、认识学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亚斐
实习生 康红燕 唐亮亮 文 / 视频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