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17
深晚报道|疍家两代海上漂 边检驿站传递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疍家人是对沿海水上渔民的一个统称。随着中秋临近、天气渐凉,越来越多的疍家渔民家属,将月饼、厚衣等物品寄放盐田边检站 " 爱心驿站 ",通过边检民警将亲情关爱传递给长期海上作业的亲人。

港澳流动渔船 3688 的船长是年近 7 旬的老张和他的儿子小张,8 月 16 日休渔季结束后,父子俩就马不停蹄地出海作业了,至今已海上漂泊了 1 个月。因劳碌和气候等原因,老张的胃病频繁发作,疼痛难忍,在茫茫大海,小张急得团团转,但若此时申报入境登陆,至少要进行 14 天的定点隔离观察。一筹莫展之时,他们想到了边检 " 爱心驿站 ":让家人把药送到驿站,是最便捷的方式。于是,小张分别给家里的妹妹和南澳月亮湾码头的边检执勤点打了电话。

早上 7:10,南澳月亮湾码头盐田边检站执勤民警刘政接到了小张的电话,当即记录下取送物品时间、船名、物品清单等内容,并叮嘱小张不要慌张,因为爱心驿站 24 小时全天候为渔民服务,可随时来驿站领取所属物品,像回家一样方便。

8:30,焦虑的张家小妹前来送药,除了药还有肉、蛋、菜、月饼等满满一推车的物品补给,因为过节,所以特地备了很多美食,好让出海的家人也能物资丰盈过一个中秋。物品多且杂,边检民警刘政没有嫌麻烦,而是耐心地一一清点造册登记,并进行了规范消杀,他知道,这满满都是家人的爱,他有责任、更愿意将爱心传递。

9:00,是小张约定的取药时间,他搭载接驳船渐渐靠岸,按照疫情防控二级防护措施穿戴成 " 大白 " 的刘政早以清点好了物品等候在了岸边,一件一件将药品和补给传递给了小张 ……

看着满载的物资补给和缓解病痛的 " 及时药 ",小张郑重向民警道谢。他说,老一代的疍家人,遇到病痛灾害,只能祈求祖先和神灵保佑,新时代的疍家人却被党和政府记挂、关心,无限感激。

他们是俗称疍家人的渔民,也是人民,考虑到他们因 " 入境隔离检疫 " 的防控措施而选择长期海上作业、日常补给难的实际,盐田边检站扎实推进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主动作为、尽心服务,经过详细调研论证,于 5 月起在盐田水产码头和南澳月亮湾码头设立 " 流动渔民爱心传递驿站 "。渔民渔工的亲属在执勤民警处登记后,将生活用品放置在驿站中,待渔民渔工经过执勤点或申报办理出入境边防检查手续时,执勤民警可以及时将生活用品转交给他们。

人民警察为人民,爱心驿站为渔民。随着休渔季的结束和渔民口口相传的宣传,爱心驿站被广泛运用,对流动渔民而言,这就是离家最近的地方。

虽然,每天登记和消毒传递物资都会额外耗费民警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却乐此不彼,因为,这不仅仅是驿站,更是一条爱心通道,传递家的温暖;是一条纽带,警民一家亲的纽带。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陈炜林 廖明敏

相关标签

船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