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18
深晚报道|深汕帮扶指挥部:搭建桥梁抓“两头”,消费帮扶解农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来,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锚定方向,搭建桥梁,抓住乡村和市场 " 两头 ",坚持 "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合作共赢 " 培育品牌搭建平台致力消费帮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消费潜力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动力。

本月 10 日在广州开幕的 "2021 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 " 上,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船头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 海燕窝 "、辣贝虾、橄榄紫菜等自主研发创新的原生态绿色食品,在展会上大放异彩,特别是架起电磁炉现场演示 " 海燕窝 " 的煮食方法,更是激起观者满心食欲。船头家食品的成功,得益于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的消费帮扶,对此,厂长李凌云感慨良多," 这两年,深圳帮扶指挥部不仅投入资金帮助企业发展分红给村民巩固脱贫成果,在产品的销售上更是想方设法。" 他说,深圳市的 " 圳帮扶 " 电商平台长期义务推销公司的产品,而且已经成为船头家食品的主销渠道。

消费帮扶,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市场,跨区域对口帮扶汕尾以来,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下称 " 深汕帮扶指挥部 ")坚持 "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合作共赢 ",结合深汕 " 共建、共享、共赢 " 理念和对口帮扶工作,培育品牌搭建平台,抓住乡村和市场 " 两头 ",运用市场机制,尊重市场规律,瞄准消费帮扶的利益连接点,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让买卖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确保消费帮扶可持续发展,推动消费潜力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动力。自 2018 年以来,在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已连续三年获得粤东片区评分第一。

▲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叶健德在汕尾市信诚商场 " 消费帮扶农产品专柜 " 实地了解消费帮扶农产品的销售情况。

赋能产业发展,助力培育知名品牌

在扶持汕尾红海湾船头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并助力培育知名品牌的同时,深汕帮扶指挥部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进产业扶贫的指导意见》,结合 " 万企帮万村 " 政策,引导各帮扶工作队多措并举、因地制宜,采取 " 合作社(公司)﹢农户 " 的方式,注入资金,培育品牌,扶持发展,农户分红,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深圳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的汕尾农产品展示馆里,摆满了产自汕尾的各类名、优、特农产品。

曾经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的谢石威,2015 年 10 月回到家乡发展蛋鸡养殖,目前是汕尾市陆河县新意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但在 2016 年 8 月,蛋鸡场遭遇强台风 " 妮妲 " 袭击,造成部分鸡棚倒塌、部分机械设备损坏和一批蛋鸡死亡,损失惨重。深汕帮扶指挥部投入资金助力蛋鸡场发展,采取 " 合作社﹢农民 " 的模式,农民每年保底分红,合作期满企业还本,吸纳村里 20 多户贫困村民参与务工,还向入社的村民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并协助将其蛋鸡养殖基地申请到省级电商进农村示范项目," 从指挥部到工作组,都在帮助拓展鸡蛋的销售渠道 ",谢石威说,这样有效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在 " 圳帮扶 " 电商平台,新意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出产的鸡蛋成为深圳消费者争相购买的热销产品。

▲在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的帮扶下,汕尾市红海湾船头家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 " 海燕窝 "、辣贝虾、橄榄紫菜等自主研发创新的原生态绿色食品,成为 " 圳帮扶 " 电商平台畅销产品。

对口帮扶以来,深汕帮扶指挥部通过扶持当地已有粗放产业,经过规划引导发展壮大了 " 一村一品 "" 一镇一产业 "" 一县一特色 ",帮扶培育了城区海鲜产品、陆丰红薯、陆河青梅、海丰油粘米等 5 类 30 余个优质农副产品,在委托专业公司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对相应农产品设计专属 LOGO 的同时并帮助向国家产权局申请商标注册和版权保护," 船头家 " 辣贝虾、" 尚善缘 " 南瓜、" 汾农 " 红薯等特色帮扶农产品品牌如雨后春笋在汕尾革命老区冉冉升起。深汕帮扶指挥部对口帮扶的汕尾镇村的 87 个产业合作社和 74 个农业公司大部分拥有了自己的专属品牌,全汕尾市有 304 个扶贫产品进入广东省扶贫产品目录。在刚刚结束的 " 海推海选联展联销 " 深圳消费帮扶好产品评选推介活动中,参选的 42 款产品入围深圳消费帮扶好产品," 丰隆银粘大米 "" 油柑茶 "" 虾卜脆 " 等 10 款产品在深圳对口帮扶的 9 省 53 县(市)报送的 1222 个参评产品中脱颖而出挤身 "100 强 "。

▲谢石威的蛋鸡场生产的鸡蛋已经是知名农产品品牌。

促进市场流通,搭建产品营销平台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乡村和市场之间出现 " 肠梗阻 ",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汕尾农村地区出产的农产品一度出现大面积滞销。深汕帮扶指挥部发动各驻村工作队深度挖掘产品特色,优化创意方案,在鼓励第一书记担当扶贫产品 " 代言人 " 的同时邀请艺术家戴玉强、男篮国手翟晓川、男足国脚郜林等 28 位文体明星大咖免费为汕尾扶贫产品代言,支持 11 位第一书记通过当地电视台和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并与汕尾市政府共同发起了 " 脱贫奔康 · 粤来粤好 " 直播带货活动。竹林村、石南村等 20 余个驻村工作队还充分利用各种旅游文化节举办农产品现场展销会、采购会,不断扩大品牌认知度,不仅有效解决了销售问题,更打响了汕尾革命老区农产品品牌。

信诚商场是汕尾市规模最大的百货卖场,在深汕帮扶指挥部的协调下,在信诚商场设立了汕尾市首个乡村扶贫农产品直销点,积极推广扶贫农产品销售市场化运作新模式,将贫困村的农副产品对接市场,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经过一年的合作,信诚商场的六家连锁店里目前都摆上了汕尾本土的帮扶农产品,每天的销售额如今已达数十万元。

▲汕尾市陆河县新意源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石威的蛋鸡场目前日产鸡蛋已达 40000 枚。

除了在地方超市设点直销,深汕帮扶指挥部还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深圳最大的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海吉星建立 " 深圳消费扶贫馆 " 并划拨 300 平方米开辟汕尾馆,组织汕尾 62 家约 160 多个产品入驻,同时,深圳市光明、坪山、龙岗、罗湖 4 个区都在深圳设立了各自的 " 消费帮扶中心 ",销售的大部分都是汕尾乡村出产的农副产品,实现了汕尾特色农产品 " 从田间到餐桌 " 的全产业链畅通。

帮扶汕尾农产品搭建起了专业销售平台,深汕帮扶指挥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实行企业化运作,经过考察,确定汕尾市家乡味农产品有限公司作为海吉星消费帮扶中心汕尾馆的入驻运作企业,全面统筹汕尾各村合作社及企业,负责家乡地区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及销售。该公司派出 10 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长期入驻海吉星对接市场与服务客户,2020 年,汕尾馆的线上线下销售额总超 1300 万元。据该公司总经理陈泽文介绍说,2021 年头 8 个月,汕尾馆在 " 圳帮扶 " 线上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已突破 120 万元,线上线下总额为 820 万元," 目前的订单主要是以单位及企业的团购为主,另外从长期合作的角度已经实现汕尾农产品进深圳单位食堂,已签约 30 家企业饭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干部时刻关注深圳海吉星汕尾馆的农产品销售情况。

挖掘消费潜能,开辟供有所需空间

消费帮扶,就是政府部门在乡村地区和消费市场之间建立畅通的供需渠道,既满足单位或个人的消费需求,也帮助乡村地区群众增收致富。深汕帮扶指挥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借助前期脱贫攻坚的宝贵经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打通制约消费帮扶的各个痛点、难点和堵点,挖掘消费潜能,开辟供有所需空间,让汕尾乡村地区的农产品真正流动起来。

面对最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深汕帮扶指挥部聚众力、集众智、汇众源,指挥协调对口帮扶汕尾各村的深圳扶贫干部们合力铺路子,聚力谋法子,各尽所能,通过推广集团内销、组织经销商到贫困户的田间地头采购等方式,创造出 " 平台+电商+内销+网络代言直播 " 的销售模式,创新消费帮扶工作方式,努力将汕尾农村的农产品卖出去,保障了汕尾农户的经济收入。

▲汕尾革命老区的农产品摆上了深圳经济特区的专业销售平台。

线下,支持驻汕尾各县(市、区)工作组开设消费帮扶中心和农产品直销展台、专柜、体验馆等,扶持农产品进商场超市,广泛发动一切社会力量和资源,联系广州昇永农业公司等多家农贸公司和 30 多位农副产品批发商深入汕尾田间地头考察收购,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线上,利用 " 圳帮扶 · 汕尾馆 " 微信平台和各村自主开发的 APP 小程序等多元化消费途径,打通门店、营销和电商之间的屏障,建立去中心化的新零售消费帮扶体系,深圳对口帮扶的各个村实现了电商全覆盖。同时,协调深圳 230 余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 " 以买代帮 " 方式开展消费帮扶,协助罗湖、龙岗、坪山、光明等 4 个有帮扶任务的行政区开设消费帮扶中心,年销售额突破 1000 万元。

接下来,深汕帮扶指挥部着力组织帮扶干部通过平台承销、单位购销、基地订销、电商营销、结对助销、宣传推销等方式,调动一切资源、发动一切社会力量推销汕尾农村的农产品。推动消费帮扶融入经济大循环 , 持续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消费潜力转变为乡村振兴的动力。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通讯员 易建成 李逸

相关标签

汕尾 深圳 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