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听着亲切的潮汕话,海外潮人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海内外潮人云端共话中秋佳节,表达对团圆的期盼。
编前话
又到一年中秋时。作为代表团圆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对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有着重要意义。受疫情影响,许多人无法回国同家人团聚,但他们仍在用各种方式欢度佳节庆中秋。近日,由汕头市侨务局、汕头市融媒中心联合制作的《月是故乡明——海外潮人云端话佳节》访谈节目在全媒体平台推出,打破时空地域的限制,邀请多位海外潮人通过网络一起话中秋。本报今起推出《月是故乡明》栏目,听海外潮人讲述中秋故事,诉说对故土的思念,表达对团圆的期盼。
近日,由汕头市侨务局、汕头市融媒中心联合制作的《月是故乡明——海外潮人云端话佳节》访谈节目在全媒体平台推出,新西兰太平绅士陈植接受汕头融媒记者连线专访,讲述在异国延续着的 " 家乡味 "。
红桃粿、朥饼、糕点,卤猪头肉、水果 …… 在新西兰一社区,潮属总会的会员们相聚到一起,每家人带着一道家乡特色菜,组成了一席中秋 " 家宴 ",置身其中,仿佛回到家乡汕头,听到亲切而熟悉的潮汕话,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新西兰潮属总会会长陈植,接受视频采访中的一幕。
陈植是揭阳人,在汕头长大。2013 年,他于浙江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来到新西兰。2016 年,他成为新西兰注册社会工作者,2018 年,陈植宣誓成为太平绅士,更好地服务社区。
" 大家齐聚一堂,一起吃美食、拉家常 ",陈植表示,把根留住是潮属总会的宗旨。每到中国传统节日,新西兰潮属总会会组织活动把大家聚起来,大家带着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一起参加,像中秋佳节聚会聚餐,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此时,潮菜是餐桌上的主角,潮汕传统习俗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和传承,让大家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对于海外游子来说,月圆人团圆是一份美好的遥思与祝福。" 乡愁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怀 ",陈植说,有些潮汕传统民俗已经融入当地文化的血脉中,在异国延续着中国的 " 节味 ",超越国界的文化共鸣寄寓着 " 阖家团圆 " 等美好追求。
采访中,陈植向记者展示他们聚餐的照片,餐桌上摆放着各种美食,其中最大的一盘就是充满浓浓乡情的红桃粿。陈植会自制卤味,像卤猪头肉,端上桌时,香气四溢,很受大家欢迎。陈植说,家乡的美食是那么诱人,会员纷纷秀出拿手菜式,一样样美味佳肴各具特色,别出心裁。
身处异国他乡,一句简单的家乡话,或许就能体会到故乡的温暖,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不论在外待了多长时间,家乡话仍是游子难以割舍的故乡情。陈植告诉记者,他们在新西兰开办 " 潮语班 ",学语言也学文化,帮助在新西兰的潮汕人学习潮语、不忘乡音。
由于疫情等原因,陈植已经多年没回汕头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小时候每年中秋节,和家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那种感觉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陈植说,家乡的绿豆沙和黑豆沙月饼特别好吃。同庆佳节,源自每个人心底对 " 家 " 的眷恋。对他们而言," 中秋 " 是一份抹不去的记忆,更是一片消不掉的乡愁。度中秋,时代在变,方式在变;忆中秋,团圆不变,思念不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