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6 年以来,区民政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 " 三大新引擎 " 为总牵引,抢抓 " 双区 " 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牢牢树立 "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 核心理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强化党建引领,保障基本民生、提升基层治理、完善基本社会服务,实现了民政事业的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
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紧抓改革创新机遇,在社区治理、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改革创新成果。
· 顺利完成区民政局、区福捐中心机构改革;
· 民生微实事荣获 " 广东省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 ";
· 区福利中心 PPP 项目成为全省首例社会化改革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并获评 " 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 ";
· 福田区社会组织党委成立;
· 区慈善会成功实现社会化改革;
· 区慈善超市实现政府主导向 " 政府统筹+市场运营 + 社会力量参与 " 模式转变;
· 隆重推出福田区十大 " 民生福礼 ";
区民政局被广东省民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 " 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被福田区委区政府授予 " 集体三等功 " 一次,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荣获全国 " 巾帼文明岗 "、福田建区 30 周年 " 红树林奖 " 先进集体。
坚持提标扩面
养老服务迈上新台阶
养老服务设施率先在全市实现街道全覆盖,万科、国寿、平安、深业、世联、美国护明德等大型养老企业落户福田区。建成街道长者服务中心 10 家,全市率先实现各街道全覆盖,提前两年半完成市下达任务;建设老龄化社区长者服务站 21 家,为市下达任务量的 1.6 倍;全市率先在 3 个街道 6 个小区开展 " 物业 + 养老 " 服务试点;新增养老床位逾 1000 张、总数达 2047 张,建成长者饭堂 31 家;实施家庭适老化改造逾 600 户,数量居全市之首;新签约政策型床位 580 张,总政策型养老床位数达 737 张。选址梅林街道龙尾路与梅北三路交汇处北侧,规划提供约 1000 张养老床位及部分儿童福利设施的区福利中心二期项目。建立 " 福田都市智慧养老平台 ",组织逾 14 万名老年人办理多功能 " 颐年卡 ",推进 5G、AI+ 养老试点。" 五有五化 " 都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入选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新建 4 家星级养老机构,医养一体化服务设施达到 7 家。老年协会超 100 家,会员达 3 万余名,发放老年人高龄津贴 2.42 亿元。
坚持全面兜底
社会救助实现新提升
全面构建 "2+6+2" 社会救助帮扶体系,在全市率先建成特殊群体救助帮扶信息共享平台。切实加大救助兜底保障力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 800 元提高到 1300 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近 9100 万元,发放残疾人重度护理和生活困难两项补贴约 1 亿元。持续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发放特殊群体慰问帮扶金 1700 余万元。低保制度 " 按户保 " 调整为 " 按户保 "+" 按人保 ",有效提高低收入家庭中重病重残人员生活保障水平。持续开展流浪乞讨人员联合救助,救助帮扶近万人次。推动社会救助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完善减灾救灾机制,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49 家,积极做好防御超强台风 " 山竹 " 救灾工作。
坚持共建共治
社区治理呈现新面貌
强化居委会规范建设,圆满完成深圳市第八、九届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现社区党委书记兼任居委会主任 " 一肩挑 " 比例、直选比例、一次性选举成功率 " 三个 100%"。出台《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全面厘清社区职责任务事项。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将全区原实行 " 一站多居 "16 个社区、36 个居委会全部调整合并为 " 一社一居 " 服务模式。完善居委会内部治理结构,推动居委会下设公共卫生委员会 92 个、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 13 个。打造 10 个 " 居民自治典范社区 ",福保街道 " 益田社区‘四 + ’工作法 " 入选国家民政部 100 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并获评 " 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十大创新经验 "。两次修订福田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工作指引,推出 " 四议两公开 " 党建引领基层民主协商自治模式,累计立项办理项目 7385 个,推动 " 民生微实事 " 项目 " 量、质、效 " 全面发展。
坚持多元协同
社会工作打造新亮点
建立 " 一套标准体系 ",在全市率先出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政府购买项目服务监管办法(试行)》。推出 " 一批特色品牌 ",创新 " 社工 + 义工 " 联动机制,打造 " 物业嵌入型侨香模式 "" 枢纽链接型益田模式 " 等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完善 " 一个服务网络 ",积极构建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多元协同、合力推进格局。打造 " 一支专业队伍 ",通过 " 岗位 + 项目 " 模式,全区有 19 家社工社会服务机构 794 名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香蜜湖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成为 " 广东省社会工作改革试点单位 "。实施 " 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 ",辖区 10 个街道 92 个社区挂牌成立 " 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实现 " 两个 100% 覆盖 "。
坚持党建引领
社会组织得到新发展
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 " 两个覆盖 ",健全党建工作与登记管理 " 三同步、五嵌入 " 机制,建成福田区社会组织党建创新基地,引入区级社会组织联合运营,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开展多元化活动,全面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实现小空间大释放的综合性服务功能。率先在辖区社会组织成立 100 名社会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投入到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服务,实行年度报告、重点抽查、等级评估,编制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社会组织推荐目录 5 期,纳入社会组织活动异常名录 139 条,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五年来,社会组织增加 239 家,总数达到 795 家,其中获得 3A 以上等级社会组织 45 家。
坚持拓展服务
慈善公益事业迈出新步伐
建成福田区公益慈善项目信息发布平台和 " 互联网 + 慈善 " 微信捐款平台,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阳光运行,冠名基金发展至 8 家。推出了 " 千人支教 "" 福星车 "" 微慈善 " 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益项目。扎实开展 " 广东扶贫济困日 " 等活动,共募集慈善资金近 1.1 亿元,精准投放到广东和平、广西环江和罗城、新疆喀什等地的对口帮扶项目。疫情以来,募集善款超过 1500 万元、物资价值超过 1000 万元,区慈善会在全市首推 50 万个防疫口罩 " 预约登记、摇号抽签、免费派送 " 活动,为打赢疫情歼灭战、狙击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为民惠民
专项事务服务达到新水平
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儿童保护体系,涌现了以 " 大爱福田 " 为代表的未成年人关爱品牌项目。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迁址香蜜公园,服务环境全面改观,服务水平大幅跃升,在全市开创 " 婚姻登记进公园 " 的先河,并被媒体誉为 " 最美婚姻登记处 "。特设颁证窗口邀请文体名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明家庭等开展特邀颁证服务。在婚姻登记 " 全市通办 " 的基础上,2021 年 6 月率先建立 " 跨省通办 " 服务四项机制,全面完成 " 跨省通办 " 试点任务。全面规范殡葬管理,积极倡导文明安全祭祀,每年清明、重阳节期间现场设立临时指挥部,累计保障服务群众安全文明祭祀超过 10 万人次,支持股份公司深埋绿化地建设资金近 1200 万元。扎实做好双拥优抚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实现 " 广东省双拥模范区 " 七连冠。
今天的福田,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一件件实事,瞄准了万千百姓对幸福生活需求,也办到了居民的心坎上 ~
信息来源:福田区民政局
编辑整理:王志远
责任主编:戴润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