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9-21
广州首次推出产业地图,交代了哪些投资指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是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国家首批培育建设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直以来受到广大投资者重点关注。广州市近日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产业地图》, 为投资者送上了一份全方位的 " 广州指南 ",这也是广州首次推出如此大体量的综合性产业地图。

《广州市产业地图》全面梳理全市 3-5 年内可供开发利用的产业用地,共 564 个地块、总面积超过 90 平方公里,覆盖全市 12 个区(含空港经济区),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全国均居前列。

从产业地图上看,广州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和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发展。重大产业平台包括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越秀中央商务区产业地块、天河智慧城以及天河智谷片区产业等。

广州共梳理产业地块 564 个,中心四区占 15.4%

《广州市产业地图》对各区地块信息以及入驻龙头企业信息进行细化梳理,便于产业链相关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全市共梳理出产业地块 564 个,总用地面积 9037.78 公顷。其中,中心四区(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产业地块合计 87 个,占全市产业地块总数量的 15.4%。除中心四区,其他各区(含空港经济区)产业地块合计 477 个,占全市产业地块总面积的 94.4%。其中花都区、南沙区、番禺区产业地块面积最大,三个区产业地块面积合计占全市产业地块总面积的六成。

据统计,全市产业地块以政府储备和拟储备用地为主,共 463 个,占全市产业地块总数量的 82%,用地面积 8317.37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92%。

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块面积占产业总用地面积最多

为便于产业地块开发利用和招商需求,《广州市产业地图》对全市地块进行了分类统计说明,既梳理了全市重点产业平台,同时按照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进行分类归集,并对市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和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地块分别进行了梳理归集,方便招商工作 " 按图索骥 "。

当前全市产业地块按照主导产业方向,分为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三类。其中,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方向的展业地块数量最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地块面积最大。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地块约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三成,主要发展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文化旅游服务等。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地块约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一半左右,主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等。

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地块约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五分之一,主要发展智能装备、高端装备、汽车制造、都市消费工业等。

从各区分布来看,越秀区、荔湾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地块占比最高,均达到约 90%。海珠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地块则占比最高,同样达到近九成,番禺区紧随其后,占比约 80%。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占比最高的是花都区,其次则是南沙区。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地块占产业用地总面积五成

全市以工业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地块,包含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地块,占全市产业地块总数的一半以上,用地面积 6338.88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用地面积的七成,主要分布于空港经济区、广州民营科技园、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花都汽车产业基地、花都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基地、花都轨道装备产业基地、大岗先进制造业片区等。

从重点产业的空间布局看,可用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业地块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五成左右,主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主要分布于黄埔区、天河区及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可用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地块 10 平方公里以上,主要分布于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可用于发展智能装备和高端装备产业地块近 40 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智能装备制造、轨道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等,主要分布于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区。可用于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地块面积约 7 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黄埔区、白云区、荔湾区及空港经济区。可用于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地块约 3 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黄埔区、番禺区、花都区及从化区。

各区产业一览

产业地图对接全市 " 一核引领、两极带动、三港辐射、多点支撑 " 的产业空间格局,强化数字经济核心区的引领作用,巩固东部、南部创新产业驱动力,加速立体化枢纽港辐射带动作用,以全市重点产业平台和园区为核心,促进全市产业地块围绕沿江、东南部、西部产业带布局,支撑全市产业空间格局构建。

越秀区

越秀中央商务区发展金融、商务服务

越秀区共有产业地块 4 个,总用地面积 6.56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0.1%,地块平均规模为 1.64 公顷,所有地块均小于 5 公顷。

分布方面,位于越秀中央商务区内产业地块 2 个,其余 2 个产业地块分别位于黄花岗科技园、广州花园片区内。重点产业平台包括越秀中央商务区产业地块,以发展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为主。

产业方面,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3 个,用地面积 5.95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90.7%;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1 个,用地面积 0.61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9.3%。

海珠区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片区最抢眼

海珠区共有产业地块 24 个,总用地面积 161.08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1.8%,地块平均规模为 6.71 公顷。其中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4 个,用地面积 11.20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7.0%;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8 个,用地面积 10.54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6.5%;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12 个,用地面积 139.34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86.5%。

记者梳理发现,海珠区产业地块的绝对 "C 位 " 选手为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片区,位于该片区内产业地块 16 个,用地面积 144.54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89.7%。产业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商务服务为主。

荔湾区

白鹅潭商务区产业地块面积占全区比例超九成

全区共有产业地块 29 个,总用地面积 101.25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1.1%,地块平均规模为 3.49 公顷。

重点产业平台包括:白鹅潭商务区产业地块与海龙科技创新产业区产业地块。其中,白鹅潭商务区内产业地块 23 个,用地面积 93.75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92.6%,主要分布于石围塘组团、塞坝口组团、花地河北组团以及广钢广船组团内,以发展总部经济、商务服务为主。

海龙科技创新产业区内产业地块 6 个,用地面积 7.5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7.4%,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

天河区

重点产业平台:金融城片区、天河智慧城以及天河智谷片区

天河区共有产业地块 30 个,总用地面积 241.83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2.7%,地块平均规模 8.06 公顷。

其中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11 个,用地面积 113.74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47.0%;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19 个,用地面积 128.09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53.0%。

重点产业平台包括两个: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金融城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商务服务为主。天河智慧城以及天河智谷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此外,珠江新城内有产业地块 1 个,其余旧厂地块 1 个。

白云区

白云新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及周边片区面积占比近 4 成

白云区共有产业地块 65 个,总用地面积 747.49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8.3%,地块平均规模 11.50 公顷。

就产业而言,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6 个,用地面积 79.00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10.6%;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36 个,用地面积 185.32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24.8%;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23 个,用地面积 483.17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64.6%。

其中白云新城、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及周边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商务服务、文化旅游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片区内共有产业地块 16 个,用地面积 281.5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37.7%。

广州民营科技园及周边产业地块,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装备、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为主;片区内产业地块 27 个,用地面积 234.6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31.4%。

广龙智慧产业园及马沥物联网产业园产业地块 2 个,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

黄埔区

中新广州知识城地块面积占比多

共有产业地块 54 个,总用地面积 331.43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3.7%,地块平均规模 6.14 公顷。

平台方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商务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片区内产业地块 6 个,用地面积 16.6 公顷。中新广州知识城产业地块,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集成电路为主,产业地块 25 个,用地面积 117.8 公顷。广州科学城及长岭居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商务服务为主,片区内产业地块 8 个,用地面积 96.9 公顷。穗港智造合作区产业地块,以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医疗为主,产业地块 7 个,用地面积 65.6 公顷。

花都区

汽车产业基地用地面积 834.8 公顷,占比超三分之一

共有产业地块 89 个,总用地面积 2467.87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27.3%,地块平均规模 27.73 公顷。

重点产业平台方面,花都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产业地块,以智能制造为主,地块 16 个,用地面积 538.4 公顷。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产业地块,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地块 19 个,用地面积 834.8 公顷。花都轨道装备产业基地及时尚产业基地产业地块,以发展轨道交通、其他制造业为主。花都大道新兴产业集聚区产业地块,以现代商贸服务为主。花都临空物流产业基地产业地块,以现代物流服务为主。花都临空高新科技产业基地产业地块,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

番禺区

南站商务区发展人工智能、商务服务

共有产业地块 88 个,总用地面积 1600.20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17.7%,地块平均规模 18.18 公顷。

广州南站商务区产业地块,以发展人工智能、商务服务为主。大学城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科技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产业地块,以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商贸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番禺汽车城产业地块,以发展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为主。番禺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地块,以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

南沙区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面积占较均衡

共有产业地块 10 个,总用地面积 1355.20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15.0%,地块平均规模 135.52 公顷。

具体产业方面,三大产业面积类型占比较为均衡: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5 个,用地面积 472.72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34.9%; 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2 个,用地面积 418.89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30.9%;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地块 3 个,用地面积 463.60 公顷,占全区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的 34.2%。

明珠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产业地块,以发展金融服务为主。庆盛枢纽产业地块,以发展人工智能为主。大岗先进制造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智能装备为主。南沙枢纽产业地块,以发展科技服务为主。万顷沙保税加工制造片区及周边产业地块,以发展科技服务、智能网联汽车为主。南沙北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 鱼窝头、顺河、新涌工业区 ) 产业地块,以发展新材料、都市消费工业为主。

从化区

太平片区发展商务服务

共有产业地块 109 个,总用地面积 775.13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8.6%,地块平均规模 7.11 公顷。太平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商务服务为主。明珠工业园产业地块,以发展智能装备、都市消费工业为主。凤凰山 · 文化创新型生态总部产业地块,以发展其他服务业为主。

增城区

占全市总用地面积 3.9%

共有产业地块 34 个,总用地面积 356.00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3.9%,地块平均规模 10.47 公顷。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科技园产业地块,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为主。广州科教城产业地块,以发展科技服务、教育医疗服务为主。增城火车站片区产业地块,以发展商务服务为主。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商务区产业地块,以发展现代商贸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为主。

空港经济区

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现代物流服务、生物医药等

共有产业地块 28 个,总用地面积 893.74 公顷,占全市产业地块总用地面积 9.9%,地块平均规模 31.92 公顷。范围内产业地块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天航空、现代物流服务、生物医药等为主。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通讯员穗发宣

相关标签

广州 制造业 信息技术 新能源汽车 生物医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