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 2021-09-22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蜀山模式”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常住人口超百万,地区生产总值破千亿,招商引资实现 " 五连冠 ",战新产业发展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获国务院通报表彰,蜀山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十三五 " 期间,蜀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频频 " 上榜 "" 刷屏 ",不断跳动的数字、持续刷新的排名,见证着蜀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步伐。

【战新产业】

国家级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创立

2021 年 6 月 17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 " 十三五 " 以来,全省唯一成功荣升为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此前不久,园区刚刚成为全省 " 十三五 " 以来第一个成功扩区的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由 6.75 平方公里扩大至 11.6 平方公里。

对蜀山经开区而言,自 2002 年获批,2021 年晋升 " 国家级 ",二十年砥砺前行,从 " 呼叫之都 " 到 " 数字新园区 ",转型升级为 " 中国环境谷 ",背后彰显的是蜀山人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的 " 发展密码 "。

蜀山区依托科教资源、人才资源和平台优势,让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先进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落地,又建设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的 " 中国环境谷 "。如今," 中国环境谷 " 拥有 24 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科研平台,形成集环保技术研发、核心基础零部件生产、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集聚环境领域重点企业 145 家。2020 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产值超百亿元,同比增长 85%,被评为全省唯一的 G60 科创走廊优秀示范园区。预计到 2025 年,产值可达到 500 亿元。

【跨境电商】

自贸试验区蜀山区块生机勃发

夏末初秋,穿行于合肥市蜀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这片全区经济社区建设的 " 主战场 ",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热潮扑面而来——

6 月 23 日,20 辆蜀山跨境电商出口专列运货车依次驶出刚刚揭牌启用的跨境电商监管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中欧班列 " 蜀山跨境电商出口专列 " 启动。

作为安徽唯一的 " 邮政口岸 ",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已实现对美、日、法、澳等 10 个国家和 18 个地区的国际邮件总包直封,日平均出口包裹 5 万多件,最高峰达 20 万件。

蜀山区激活力、增动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开放发展多点突破,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挂牌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核心区提质扩容,货运包机成功首飞,出口专列实现首发,9610 出口业务呈 " 井喷式 " 增长,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全省比重近 50%。

" 跨境电商监管持续创新,联合海关持续推动跨境电商报关、清关、转关监管流程优化创新,大步向智能化监管、秒通关迈进,形成了跨境电商海内外集散基地、国际商事法律服务、进出口邮包纳统、人才培养等 7 项制度创新事项。" 合肥蜀山自贸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 2021 年底,跨境电商清关单量 1500 万单,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翻番,达到 15 亿美元。

【服务贸易】

天鹅湖文化商务区成安徽 " 会客厅 "

近年来,天鹅湖文化商务区 " 灯光秀 " 频频亮相央视,成为安徽 " 会客厅 "。商务区内现代商贸业、金融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等产业高度勾勒出亮丽的城市天际线,成为安徽的 " 金名片 "。

" 目前,2020 年度全口径税收 122.21 亿元,其中税收超亿元楼宇 7 座,企业数量、全口径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连续三年均突破 30%。" 蜀山区荷叶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廷介绍。

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企业," 天鹅湖城市智慧系统 " 已正式开发上线,可以动态掌握楼宇信息、企业分布等数据," 一屏可视 "、" 一键可查 "、" 一网贯通 "," 目前,系统里大约有 2 万余家企业。"

除此之外,天鹅湖文化商务区划分 8 个经济服务网格,聘请 80 余名楼宇网格员,组建党建指导员、企业信息员、政策宣讲员 " 三员合一 " 的 " 红色管家 " 团队,织密管家服务 " 红色网格 "。

" 从 100 余平米的服务站点,到 1000 平方米的天鹅湖中央商务区党群服务中心,再到华润红色驿站等 3 个楼宇阵地,总面积已达 3000 余平方米,有效覆盖 23 座商务楼宇、600 多家企业,让商务区党员在最短的距离找到组织,解决党建活动场地的难题。" 李廷说。

如今,73 栋商务楼宇里,汇集了 13 家全球 500 强企业、28 家中国 500 强企业和 34 家上市公司,人流、信息流、资金流涌动,向着全国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进发。

【站城一体】

新合肥西站填补合肥西片区大型铁路枢纽空白

" 新合肥西站站场规模 8 台 18 线,总投资月 40.9 亿元,建成后,将实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进站、南北广场通透、立体交通节点、站城深度融合的功能特点。预计 2023 年下半年开通西侧站房,2025 年整体开通。它的建成将填补合肥西片区大型铁路枢纽空白 "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丁成呈介绍。

作为第四代铁路站房的典型代表,正在建设中的合肥西站以 " 大湖云帆,科技方舟 " 为主题构思,战区范围内有 3 条地铁穿过,包括已经开通运营的 3 号线,规划建设的地铁 10 号线和 S1 号线,未来将实现空铁联运。

此外,蜀山区还将在高铁西站片区规划形成 1 个城市活力核、2 条生态绿化廊、3 条休闲游憩轴、4 个宜居生活芯、6 大特色功能区。

其中,4 个宜居生活芯为对西站周边的生活空间进行整体谋划,形成 4 个 10 分钟生活圈,在每个生活圈内结合旧城更新及新建地块规划 1 处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同时配备社区公园、小学等设施,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乡村振兴】

小岭南奏响城乡融合绿色 " 协奏曲 "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蜀山区小庙镇的小岭南,湛蓝的天空下乡村道路旁花香四溢,高低落错的田地里稻谷连成一片。在这里,可以约上三五挚友喝茶聊天尝土菜、置身中国首屈一指的马拉松文化博物馆感受运动魅力、还可以步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庐州土陶博物馆一探究竟 …… 2018 年,按照 " 修旧如旧 "" 留住乡愁 " 的原则,小岭南打造具有江淮地区特色村落。田野环抱的村落间,一栋栋由农房修缮而来的精品民宿,耀眼夺目。

但少有人知,小岭南所在的马岗村过去是个空心村,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谋生,村庄田地抛荒,民宅也弃之不用。直至蜀山区启动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小岭南便是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第一个项目。

随着小庙镇划入蜀山," 大城大乡 " 的蜀山区调动要素,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城市西部着力建设 " 山水交融、城乡共生、产城一体 " 为特征的田园型新区,如今远近闻名的 " 网红 " 打卡地小岭南就是城乡统筹协调下,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

串联古今、协调城乡。蜀山区在 " 小岭南 " 打造中,坚持 " 农的本质,村的风貌,人的参与,居的变化 ",统一租赁 54 户农户的闲置房屋,将原本老旧闲置的民居改造成具有江淮民居特色的新院落,并增设会议、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 大岭南 " 则依托马拉松博物馆、土陶博物馆等空间,重点引进科技、企业总部、双创、艺术作坊等产业,形成以一产引三产,以生态促生产,一二三产融合、生态生产生活 " 三生合一 " 的 " 乡村 CBD"。截止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约 6 万人。注册成立原种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 42 户农民成为股东,带动当地村民用工 150 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焕然一新的乡村,不仅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也吸引返乡创业的新农民 " 创业、就业。蜀山区还获评安徽省 2020 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小庙镇马岗村成为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小岭南入选首批省级特色旅游名村和休闲旅游示范点。

蜀山有山,蜀山乐水。现如今在蜀山区蜿蜒绿意的乡村公路上,时长能经常看到骑行爱好者,在如画的风景中驰骋。绿色生态是蜀山区又一张亮眼 " 名片 "。

朱琛琛 秦宇 刘晓朦 陈莹莹 合肥晚报 ZAKER 合肥记者 赵昕 / 文 虞俊杰 / 图

相关标签

跨境电商 高质量发展 合肥 自贸试验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