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24
深晚荐书|非虚构写作新星莱斯莉•贾米森作品近日陆续引进推出中文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美国 80 后作家莱斯莉 · 贾米森是近年非虚构文学领域升起的一颗新星,她以文学笔调和主观视角展开调查写作,在主题上,她独辟蹊径聚焦美国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心理现实,探索人性共有之病,同时更进一步,在自己的非虚构写作里糅合了更多的私人经历和难能可贵的女性敏感,被评论家视为 " 用思想面对自我 " 的典型,极具个人特色。在她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美国社会不同阶层、社群的生活细节,以及她毫不避忌谈及的个人内心深处的疮疤。她说,非虚构 " 让我把多种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报告文学、批评、个人叙述——带入同一篇文章 …… 从尽可能多的角度来思考特定的主题。个人的、批判的、新闻的。通过让这些模式彼此对话,而不是将它们隔离开来,我感到很兴奋。"

贾米森的履历本身就颇为丰富,她做过面包师、办公室临时工、旅馆管理员、尼加拉瓜支教教师和医学演员——她认为,"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世界,他们还在我的身体里。"

贾米森出身书香世家,母亲乔安娜 · 莱斯莉是营养学家、公共卫生学教授,父亲迪安 · 贾米森是经济学家、全球卫生研究者、加利福尼亚大学荣休教授,姑姑凯 · 雷德菲尔德 · 贾米森则是心理学家、作家,著有《我与躁郁症共处的 30 年》《天才向左,疯子向右》等。莱斯莉 · 贾米森曾就读于哈佛大学本科以及艾奥瓦作家工作坊,并在耶鲁大学攻读英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非虚构高级写作班。

或许是受家庭的影响,贾米森的创作大多直指心灵的救赎。有评论认为,在精神痛苦及其慰藉这一主题上,恐怕没有比她更好的作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十一种心碎:痛苦的故事形态学分析》是贾米森的成名之作。本书出版后,莱斯莉 · 贾米森被誉为 " 琼 · 狄迪恩和苏珊 · 桑塔格的继承者 "" 非虚构文学领域的下一个‘大事件’ "。几乎是狄迪恩和桑塔格的孙辈,贾米森在近半个世纪后重新展现出了文字和隐喻的力度、文学自省的强度与思考的激烈程度,激励了新一代读者。《GQ》杂志赞言: " 如果作者的这部非虚构处女作可以算作一个预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预言莱斯莉 · 贾米森会成为下一个伟大的美国文学女神。"

在《十一种心碎》里,贾米森既是态度审慎的医生,也是富有同情心的护士。贾米森列出诸多中国读者们不熟悉的场景和意象:被表演的疾病。确有一部分医生认可、但可能不存在的莫吉隆斯症;从墨西哥毒品战争而来的拼凑诗;笔友、兼监狱里的马拉松长跑者;画家弗里达伤口上抛洒的金粉;三个无辜男孩与另外三个无辜男孩的一起凶杀案 ……

莱斯莉 · 贾米森写下了 11 个真实的人生故事,有些似曾相识,但更多的是闻所未闻。她时而以激越的新闻报道体、时而以犀利坦白的回忆体,抒情、有力地拉开了广袤世界里幽暗的遮羞布,让我们洞见这世上痛苦之深。她毫不避讳我们内心的脆弱,又紧紧地追随 " 理解 " 的暖光。她极力于解构和突破对于痛苦的认知,文字中饱含哲思与智慧的温度,反复追问痛苦在肉体和隐喻上的意义。

据悉,莱斯利 · 贾米森的另外两部代表作《在威士忌和墨水的洋流》和《52 蓝》也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陆续出版。

《十一种心碎:痛苦的故事形态学分析》

(美)莱斯莉 · 贾米森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8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文学 美国 医生 女神 医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