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刘海霞 记者 顾潇)扬州一名 3 岁男童在玩耍时摔在了黄豆杆上,回家后家长发现膝盖处只破了一点皮,就没有在意。而孩子却一直喊疼,经过多处求医,扬州市妇幼保健院骨科医生在超声科、麻醉科、放射科等多学科的协助下,终于在其膝盖内取出了一根长约 4 厘米的黄豆杆。
9 月 24 日下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骨科病房内,记者见到了 3 岁男童豆豆(化名)。据豆豆的爸爸介绍,豆豆前几天外出玩耍时不慎摔倒,疼痛不能行走。" 当时他摔在一堆黄豆杆上,膝盖上有一处破皮流血了,我们看伤口不大,但孩子一直喊疼,也不让我们碰,一开始我们以为孩子摔断骨头了。" 家长便带豆豆到当地医院检查,拍片子后发现骨头没有问题,家长便没有在意,带豆豆回家休息。但接下来的两天,豆豆一直喊腿疼,连路都走不了,家人不放心又带孩子到当地医院就诊。但因无法确定腿里是否存在异物,于是家人带着豆豆来到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求医。
△医生在手术中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医生张艳为豆豆做 B 超检查时发现,在孩子左膝部腘窝处有一根四厘米左右的异物。" 当时是孩子奶奶说他是摔倒了,也说不清孩子的情况,在影像下异物其实不太明显,与孩子的韧带相近,很难分辨,根据家长描述,我们怀疑是黄豆杆一类的异物。"
" 影像不太看得清楚,孩子又小无法描述事发情况,给我们的诊断带来一定难度。" 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小儿骨科主任王加宽告诉记者,在放射科及超声科的帮助,初步判定在豆豆的左膝部腘窝处有一异物。由于腘窝处血管神经丰富,取异物时容易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手术难度较大。如何将孩子的创伤降低到最小,骨伤科反复讨论手术方案,最后决定在全麻下从在原膝部伤口进入探查。
9 月 23 日中午,豆豆进入手术室," 打开原伤口后只见一个充满脓液的窦道,通过仔细探查发现了一个大概一厘米的异物,一开始以为就是它。" 但王加宽觉得疑惑,取出的异物与术前 MR、超声图像不能完全吻合,是图像误差?还是真正的异物未找到?还是脓液的脓腔与筋膜重叠的图像?
王加宽立即请来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周莹、主治医师张艳共同进行手术区域内进行超声探查会诊,两位医生反复超声探查,提示手术区域内膝后侧仍有一处异常回声区,在超声的指引下,王加宽主任从窦道进入内侧副韧带,在后内侧关节囊处发现一根长 48mm、直径 3mm 黄豆杆,一端已经游离在膝关节腔内。
△医生从患儿的膝盖内取出 4 厘米多长的黄豆杆
历时 1 小时左右的手术,医生终于从豆豆膝关节里取出了黄豆杆。" 多亏了医生细心,找到了两个异物,不然孩子罪可受大了!" 豆豆爸爸连声对医生表示感谢。王加宽告诉记者,体内异物常常为金属物质,X 线定位较易识别,而黄豆杆密度比较低,影像识别非常困难。骨伤科在超声科 " 慧眼 " 的帮助下,将创伤降到最低。
(通讯员 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