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5 日,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兰州公安紧紧围绕省公安厅 "1351" 总体发展思路和 " 十大 " 工作体系,全面贯彻 " 省市一体 " 战略,强化组织领导,做实支撑保障,大力推进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合成化综合指挥室建设,推动基层现代警务模式跨越式发展。截止目前,建成派出所综合指挥室 71 个。
强化主导牵引做实保障推动
按照 " 一盘棋 " 整合警务资源、" 一网通 " 衔接情报支撑、" 一体化 " 运行勤务联动的标准,由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牵头,业务部门具体实施,分类推进、分步整合,确保六项功能应用全覆盖,高质量完成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的工作目标,建强基层 " 指挥大脑 ",适应现代警务理念。同时,强化对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的组织、力量、硬件、职业四项保障,建立 " 派出所吹哨、部门警种报到 " 制度,推动警力向基层、社区前置。进一步明责减负,分流非警务类警情 1.3 万余起,同比增加 12.5%,为综合指挥室建设提供基础性条件支撑。
聚焦关键矛盾提升整体效能
以 "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 为载体,全面整合派出所常用系统平台,实现 " 警情、案情、社情、网情 " 一个平台接入,功能集成应用,切实提升工作质效。配套制定《兰州市公安局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运行机制》,明确指令下达反馈、警情动态分析、绩效考核督办等工作职责,推动 " 指令流转、社情研判、基础支撑 " 等重点工作闭环运行,对派出所的指令统一归口市公安局合成作战指挥中心,按照 " 一图贯穿精准化指挥调度 " 思路,打造 " 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 ",理顺联通市局―分县局(警种)―派出所三级警务实战指挥网络,充分调动综合指挥室自主能动性,实现高效处置和科学用警。
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基层战力
同时,压茬落实标准地址二维码门楼牌设置,研发上线 " 兰州市智慧门楼牌服务平台 ",设置二维码门楼牌 40.2 万块,平台查询、浏览、办理等服务群众 23.9 万人次。推进全市前端感知设施装配应用,向综合指挥室接入辖区治安要素、视频监控、物联感知等数据资源,派出所掌控辖区治安的能力不断提高。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实施常态和战时两种工作模式。常态化运行时,发挥 " 指挥、研判、数据 " 中心作用,有效支撑精准防范、精确管控、精确打击、精细服务。战时状态下,治安、社区、巡逻岗位民警同步入驻,及时汇总梳理风险隐患和面上突出问题,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确保整体稳定。
融合资源力量做强主责主业
突出派出所基层 " 指挥大脑 " 的作用,精准调度,视频巡查与街面巡防配合策应,变 " 事后回溯 " 为 " 事前防控 "。结合辖区治安特点,科学组织治安清查整治,调整街面巡逻警力配置,刑事警情环比下降 15.8%,社会治安稳步向好。切实推动智慧警务融入基层破案打击,第一时间向综合指挥室开通多种信息系统应用权限,推广应用专业化破案战法模型,提升案件串并侦处效能,确立刑警队与派出所捆绑开展打防电诈工作机制,实现智慧保障与专业化打击相互支撑、良性循环。打防电诈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派出所共支撑破获电诈案件 2605 起(其中串并破获外省案件 2215 起),有效助推全市电诈破案上升。优化工作机制,持续开展 " 一村(社区)一警一户长一实事 " 活动,推进破小案、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 " 新五小工程 ",453 名社区民警兼任社区(村)党组织副书记(治保副主任),454 支群防群治队伍建成投入 " 平安守护 ",共同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以 " 三级指挥调度四级分析研判 " 工作机制为依托,强化社区警务的阵地管控作用,多渠道延伸情触角,等级预警、多维防控,防止各类风险向上传导、向外溢出。建党 100 周年安保工作期间,及时核查落处关注类预警信息 14250 条、处置类预警信息 1631 条,确保实现了 " 五个严防、五个确保 " 工作目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特约记者 刘胜男 文 / 图
编辑丨王璇
责任编辑丨安周霜
值班主任丨崔凌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