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 2021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在汕头录制。
核心提示
自 2018 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设立为 " 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 " 三农 " 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如今,这个 " 全国农民自己的节日 " 已经成为展现中华农耕文明、传承丰收节俗、弘扬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
今年 9 月 23 日是第四个 " 丰收节 ",今年的主题是 " 庆丰收 感党恩 "。23 日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1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也准时跟观众见面,在央视综合频道和农业农村频道播出。晚会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讲好丰收的故事、农民的故事、乡村的故事,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面朝大海 分享丰收喜悦
秋分时节,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正是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2021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来到依山傍海的汕头,将晚会舞台搭建在大海边,面朝大海,分享丰收的喜悦。
晚会主持人孟语凡告诉记者,本届 " 丰晚 " 主会场第一次走出北京演播室,来到南海之滨广东汕头。主舞台搭建于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面朝大海,尤其汕头又是向海而生、向海而兴的城市,既展现了开放包容的态度,又非常契合丰收节的感觉。她表示,如今的汕头越来越漂亮,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能够感受到大家对汕头这座城市的爱也越来越浓厚。
稻香百里丰收季,千家万户相聚欢。本届丰收节晚会以 " 庆丰收、感党恩 " 为主题,以筹备丰收饭为明线,汇聚全国各地农民朋友的收成,为大家献上特别的丰收饭,由丰盛的饭桌,看到丰收的农家,看到丰收的中国。
晚会特别设置了 " 天南海北选食材 " 环节,通过 5G 跨屏技术联动四川德阳、湖南长沙、浙江嘉兴、西藏林芝、四川喜德、福建福鼎、山东乐陵等多个地区,和全国观众一起徜徉于祖国各地的饕餮美食盛宴,感受 " 稻香满溢迎宾朋,东西南北庆丰收 " 的宏大场景。
晚会主持人栗宇坤表示,作为新汕头人能在晚会中推介汕头的美食美景,是一份荣幸。袁隆平老先生曾经两次来到汕头,也说汕头耕田如绣花,所以对汕头一直情有独钟。今年的丰收节晚会把主会场定在汕头,作为新汕头人觉得特别光荣,能够让央视的媒体深度走进汕头,让更多人看到汕头的特色农产品和新时代的美丽乡村。
据晚会总导演张鹏介绍,汕头农业种养条件得天独厚,农民精耕细作,素有 " 种田如绣花 " 的美称,并且作为滨海城市,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各类海产品琳琅满目。通过丰收节晚会跟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同时为我们国家现在农业的发展和成就自豪和骄傲,并且告诉大家丰收不忘节俭,正因为我们有了丰收,才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科技文化赋能 彰显汕头特色
本场晚会还创新性地设计了 " 康康 "" 美美 " 两个 " 丰收宝宝 " 作为虚拟吉祥物,并搭配汕头剪纸、潮州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完美对接。" 康康 "" 美美 " 与任鲁豫、龙洋、毕铭鑫等主持人形成默契搭档,展现亿万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的幸福生活和时代风采,让丰收节成风化俗,深入人心。无人机编队、5G 氢燃料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5G 跨屏技术、跳舞机器人等高科技元素也在晚会中呈现。
晚会上,英歌舞、舞狮、鲤鱼舞等具有汕头地方特色的元素在晚会中呈现,为晚会增光添彩。李家教拳市级非遗传承人邱顕达表示,各具特色的潮汕民俗、非遗项目通过央视舞台传播,让全国观众进一步了解汕头的文化,了解潮汕的非遗。晚会节目编导吴绚婷表示,这一次是央视继 2020 年东西南北贺新春之后,再一次在汕头的潮汕历史博览中心的户外搭设舞台举行大型演出。根据导演组的要求,学校组织学校舞蹈专业、潮乐潮剧专业的师生们一起参与了四个节目的创作、排练和录制,师生们通过参与大型演出将教学成果转化为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通过此次丰收节晚会进一步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向劳动致敬,向丰收致敬,一起与农民兄弟姐妹们共度丰收节,共享农家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