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25
深晚报道|“非遗汇聚 同庆百年” 第十七届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开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25 日上午,由中国同源有限公司主办,深圳中丝园承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丝园分会场在中丝园中心广场盛装开幕。美轮美奂的丝绸展品,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从多个视角展示中国传统丝绸文化和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

本届文博会,中丝园以 " 非遗汇聚 同庆百年 " 为主题,重点围绕红色文化与非遗传承两大核心内容展开系列活动,庆祝建党 100 周年。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丝绸行业协会、专家、媒体以及汉服社团等参加了开幕式,共同见证第十七届文博会中丝园分会场开幕盛况。

两馆换新颜,文创谱新篇

中丝园内的中华旗袍馆和丝绸生活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升级后的中华旗袍馆增加改良旗袍、唐装、汉服、制服等华服展示内容及高端定制,同时增加国潮网红打卡点,将流行文化中的 " 国潮 " 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充满新意的形式向大众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升级后的丝绸生活馆将增加与丝绸一样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瓷器、书画等,两馆交相辉映,共同组成东方丝绸美学空间,同时举办产品定货会。

唐丝宋绸实业相关负责人罗兰女士向记者介绍," 中华旗袍馆 " 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旗袍艺术馆之一,本次艺术节之际,馆内打造了深圳首屈一指的超大规模旗袍主题换装摄影基地,以及民国风沉浸式情景剧场 " 公园 1921"。馆内提供了逾 2000 款精品旗袍,应用了真丝、织锦、丝绸、丝绒、棉布、绸缎等各类面料制成,呈现了上海领、凤仙领、元宝领、水滴领、无袖、削肩、短袖、七分袖、八分袖、长袖、喇叭袖等各类细节式样的旗袍,让旗袍爱好者大饱眼福。公园 1921 沉浸式剧场的惊艳亮相,更吸引了大湾区大批的 KOL 网红主播争相前来打卡。

百年非遗展

中丝园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此次文博会,中丝园继续以展览为重头戏,重点展出 " 传承匠心,百年绣梦 " 刺绣艺术展与 " 回眸党史,高歌新时代 " 辛氏杂技非遗图片展。据了解," 传承匠心,百年绣梦 " 刺绣艺术展是主会场展览活动的延续,现场展出的 20 余幅作品是建国初期制作的 " 红色精神 " 为素材的刺绣作品,以巧夺天工的苏绣技艺,绣出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各行业人物、优秀文艺作品片断及风景等苏绣精品,千针万线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后者通过图片讲述深圳非遗《辛氏杂技》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投入到援疆建设、支边建设、改革开放、文化复兴的百年历程。

活动现场还设有非遗文化市集、非遗技艺体验等配套活动。

" 国风雅韵 "2021 中丝园汉服文化节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统文化方兴未艾,最近几年,社会上兴起了汉服热,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着汉服去参加活动,各短视频平台上介绍汉服文化的主播有很多,展示汉服风采的街拍也比比皆是。

为了传播正宗的汉服文化,展示汉服文化的精髓,中丝园在本次展览中举办 " 国风雅韵 "2021 中丝园汉服文化节,以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为载体,深入开展传统文化体验项目,通过汉服展览、汉服走秀、汉舞演出、汉服巡游、汉婚展演、汉服体验、国风市集、投壶游戏等多种形式,让群众体验汉服文化,展现新时代传统文化的新气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青少年蚕桑丝绸文化科普行

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文化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丝园设置了 " 青少年蚕桑丝绸文化科普行 " 环节,将带领深圳市广大青少年通过探寻丝路文明之丝绸文化展、蚕桑丝绸小课堂、我是小工匠三个环节,深度探寻丝绸文化,了解丝绸的文化历史和丝绸工艺的制作流程,感受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次中丝园分会场活动将于 9 月 30 日结束,通过系列活动,让人们领略丝绸文化、非遗文化技艺等文化产业领域在党的正确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推动包括中丝园在内的社会各界,积极发挥文化产业平台优势,为保护传统文化发展,推动传统文化 " 古为今用 " 不断做出更大的贡献。

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黄艳娥

相关标签

深圳 国潮 网红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