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09-27
《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出炉,专家建议进行第三次土地改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周伟报道 广东城乡收入比 23 年来首次下降到 2.5 以下;土地流转率走在全国前列 ……9 月 26 日,由广东省社科院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省域层面的城乡融合发展报告《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炉。报告归纳总结了广东推进城乡融合建设的显著成效与成功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揭示出了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 " 人地钱技 " 四大要素自由流动的思路与对策。有专家提出,产业发展是城乡融合关键,而广东土地红利仍有释放空间,建议未来土地改革应让城乡土地实现 " 同地同价 "。

首部省域层面的城乡融合发展报告出炉

" 黄埔模式 " 等打造广东城乡融合新格局

广州市黄埔区充分发挥工业大区优势,优化空间一体化布局,将工业建成区与农村同步规划提升,并加强规划制度性保障。以工业化发展为支撑,坚持以工带农建立督查常态化机制。截止目前,黄埔 28 个行政村已完成村庄规划,其中城乡融合村庄 16 个,聚集提升类村庄 11 个,特色保护类村庄 1 个,村庄规划全覆盖。这样的 " 黄埔模式 ",只是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郭跃文介绍,《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是广东社科院和省农业农村厅以及省内城乡融合发展领域的顶尖专家集体调研和编纂而成,是我国第一部省域层面的城乡融合发展报告,对 " 一核一带一区 " 区域发展格局下广东城乡融合发展新实践、新成效、新趋势、新模式等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了大量优秀典型案例。

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刘伟介绍,报告显示,广东城乡融合发展一直向好发展,整体形势令人乐观。"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成效,就体现在一个数据上:从 1997 年以来,城乡收入比的比重 23 年来首次下降到 2.5 以下,这是 2020 年的最新数据这也是广东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大进步。" 刘伟说,除此之外,广东的土地流转率在全国也是走在前面,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教育和医疗等也上了一个新的水平。

此外,书中还详解了广东城乡融合发展的几大特征,揭露了广东城乡融合的演进逻辑:即从要素配置发展到市场的产业升级,然后到空间的融合发展,最后到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城乡治理的新境界等。

广深城镇化率位于位于全省前列

城乡二元结构制约融合发展高度

此次报告中,首次并运用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对全省各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态势作出了评价,深刻揭示了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揭示出了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 " 人地钱技 " 四大要素自由流动的思路与对策。

对广东区域的城乡融合指数进行的测算,包括城乡的经济融合、人口融合、社会融合、空间融合和生态环境的融合 5 个指数。结果显示,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等城市城镇化率位于前列,这便意味着,这些城市城市融合指数也位于前列。

报告同时指出,2020 年,广东省城镇化率已达到 71% 的背景下,广东城乡融合综合指数只有 0.582,这进一步说明了广东省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 " 特征化 " 事实,城乡失衡和区域差距成为广东省下一阶段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的短板。

现场专家同时认为,这同时也说明城乡融合的未来的空间和发展的领域还非常充分。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宏图教授认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主要是它的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和 " 三权分置 " 下土地的流转、使用以及其和资本的结合方式等都息息相关。

如何破除二元结构?他认为," 土地红利的释放 " 还有很大的空间。在土地生产的改革方面,他建议:" 能否在广东建立构造一种能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农业用地能以某种方式整体入市,让城乡的土地能够实现‘同地同价’,我认为这是今后我们广东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所以,有必要进行第三次土地改革。"

当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0-2021)》蓝皮书同步发布,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对其选题背景、撰写过程及框架结构、创新内容、学术价值等做了简要介绍。该书是 2018 年、2019 年建设报告的续篇,记录了大湾区硬环境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揭示了三地在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软环境建设所存在的短板弱项。

相关标签

刘伟 广东 基础设施 医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