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09-30
深晚报道|牛奶盒回收已覆盖60所学校9万名学生!罗湖区启动系列专项行动助力低碳减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9 月 29 日上午,主题为 " 以盒为贵助低碳,百日行动促减量 " 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一周年主题活动在水贝 IBC MALL 举办。

▲现场发布罗湖区垃圾分类百日专项行动计划。

活动正式启动了 " 牛奶盒资源回收校园实践活动试点项目 "" 罗湖区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计划 " 以及罗湖区垃圾分类百日专项行动。

▲领导嘉宾与罗湖区少先队员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由罗湖区委宣传部、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罗湖区教育局、罗湖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共青团罗湖区委员会共同协办。

▲活动现场。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罗湖区副区长肖嘉睿、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刘元喜、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副总工程师陈红忠、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胡维衡、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魏明来、罗湖区东晓街道办事处主任喻强、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陈亚桥、罗湖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钟红梅到场参加活动。

▲居民积极参与现场互动。

深圳市罗湖区副区长肖嘉睿在致辞中表示,罗湖区将在全市率先启动牛奶盒回收专项行动试点,号召全区中小学生加入,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校园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工作的开展,打造罗湖垃圾分类进校园的品牌亮点,让学生带动家庭践行垃圾分类,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接受采访。

对于罗湖区垃圾分类工作目前所取得的成果,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表示了充分肯定,罗湖区有两方面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一方面是在区教育局和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的带领支持下以及热心的学校教师推动下,罗湖区率先开展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实践活动,且成效较好;另一方面,罗湖区在前端居民的分类动员组织方面也走在全市前列,根据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对 " 全市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情况 " 的专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罗湖区社区居民参与情况位居全市第三,不少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 点线面网 " 精准推广 助力提升辖区垃圾分类水平

《条例》施行一周年,垃圾分类这颗文明的种子在罗湖也已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活动现场,与会人员一同观看了《条例》施行一年以来罗湖区垃圾分类工作成果视频。

在过去的一年里,罗湖区加快推进辖区垃圾分类的建设,科学规划完善九大分流体系,推进建设厨余垃圾中小型处理设施设备以及中型厨余垃圾减量预处理站,全力探索实践破解厨余垃圾处理难题的有效途径,基本实现了应收尽收、全量收运和全量处理。

▲展板展示介绍罗湖垃圾分类工作。

在建设、监管与宣传三大抓手共同推进下,罗湖区垃圾分类工作初显成效,辖区内所有住宅小区、城中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均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今年上半年,罗湖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 44.7%。

▲罗湖区学生代表介绍校园牛奶盒资源回收。

为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工作成果,罗湖区将持续开展各项工作,通过 " 点线面网 " 结合,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打造垃圾分类工作新格局。

根据行动方案,罗湖将聚焦 " 点 " 上发力,瞄准校园垃圾分类宣传点,将蒲公英校园计划、牛奶盒回收计划、校园资源回收日活动等精准送达至辖区各所学校,推动辖区垃圾分类进校园工作常态化开展。

" 线 " 上 " 线 " 下贯通,拉起机关单位垃圾分类宣传线,通过各类创意线上线下活动,推进垃圾分类进机关工作有效开展,不留推广死角。

" 面 " 上铺开,将活动代罚、年底激励作为重点宣传,进社区开设专题微课堂、上门入户开展宣传活动等,扩大垃圾分类宣传覆盖面,精准推送、滴灌浸润,助力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成效再提升。

" 网 " 格覆盖,多载体宣传物料 " 霸屏 " 社区 LED 屏幕,全面营造宣传氛围,并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罗湖区 " 分类行走一小时 " 专项行动,夯实专项执法工作,织密分类宣传网。

春风化雨,成风化人。为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罗湖区将挖掘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亮点,以 " 一街道一特色 ",突出罗湖各街道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将挖掘报道垃圾分类工作中涌现出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在潜移默化之中融入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

牛奶盒资源回收首进校园

打造深圳市校园垃圾分类亮点 " 以盒为贵,助力低碳。" 活动中,罗湖区少先队员代表现身说法,通过讲述自己与牛奶盒的故事,并发出倡议,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牛奶盒资源回收这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校园实践活动。

▲罗湖区少先队员代表讲述与牛奶盒的故事。

据悉,本次牛奶盒资源回收校园实践活动,旨在解决牛奶盒回收的前端宣传教育、后端收运处置的痛点和难点,通过牛奶盒单一品类的垃圾分类进校园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校园垃圾分类教育的成效,打造深圳垃圾分类进校园亮点品牌。

▲学生示范牛奶盒清洗流程。

该试点项目要求 " 深圳市蒲公英教师计划 " 参训教师在本校开展牛奶盒专项回收工作,通过开展 " 牛奶盒小达人 "" 环保银行先锋 " 等牛奶盒专项宣传活动,组织学生和家长参观处置基地和处置工厂等,调动学生、家庭参与积极性,推进落实校园牛奶盒资源回收。

▲学生向嘉宾发放牛奶,并号召参与牛奶盒资源回收行动。

▲学生手工作品。

按照 " 溯源回收,全资源化利用 " 的原则,在试点期间将启用线上平台智慧回收管理,在 " 深分类 " 平台的 " 环保银行板块 " 专门上线回收预约功能,只要开通 " 环保银行 " 的学校就可以在该平台线上预约回收;同时回收的牛奶盒将由收运单位指定专车专岗专线收运,实现最少每个学校每周巡回收运一次。

▲活动当天,牛奶盒资源回收专车进校园。

据了解,项目预计覆盖学校超过 60 所,覆盖学生超过九万人,覆盖家庭超过九万户,直接间接影响超过 30 万名市民,其宣传效应覆盖全市,直接受众超过 100 万名市民。

" 蒲公英教师 " 大手牵小手

实现垃圾分类家校社全覆盖活动现场还正式发布了 " 罗湖区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计划 "。根据《方案》及深圳市垃圾分类校园教育 " 蒲公英教师 " 相关管理办法,罗湖区计划 2021 年培养一支不少于 50 名的 " 蒲公英教师 " 队伍,项目计划在三年内进行三期培训,至 2023 年累计培训 200 名蒲公英教师,实现辖区内每所小学(含幼儿园)至少有 1 名 " 蒲公英教师 "。

在蒲公英教师队伍的带领下,罗湖将在校园内开展垃圾分类教学及家校社联动实践,开展校内垃圾分类知识教育课堂及环保实践活动;引入垃圾分类 " 环保银行 " 智慧平台,记录学生每一次的环保行为;推动建设一批蒲公英校园垃圾分类环保教育站,打造新型校园垃圾分类工作模式;组织专家团队培训指导并深入校园调研或开展座谈,助力校园蒲公英教师的全面成长,推动罗湖区校园垃圾分类文明建设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 涂阳运

相关标签

陈红 垃圾分类 教育局 城中村 事业单位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