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09-30
戏!看江苏丨从4个淮剧团的创作之路,看“淮剧新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艺蘅)" 你穿着补丁衣裳,却有着织锦心肠,憨哥哥嗳,哎呀我的憨哥哥嗳 ……" 戏台上的演员们唱得热闹,台下的观众亦是目不转睛、全神贯注,这台戏便是在 2021 紫金文化艺术节中大放异彩的淮剧《哎哟,我的憨哥哥》。

除了涟水县淮剧团,其余 3 个参与此次展演的淮剧团也不甘示弱,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在戏里唱着农村扶贫、家长里短、湖匪 " 一点红 " 的故事,台台精彩。而这些戏的背后,更是藏着一条 " 淮剧新生 " 之路。

△《哎哟,我的憨哥哥》剧照

用传统唱腔,把地方的故事唱给更多人听

" 在您看来,淮剧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涟水县淮剧团团长翟永军有些迟疑,思考良久后,他笑道:" 淮剧,就是用最朴实的乡音来唱我们身边的故事。"

翟永军所说的,也是这群满怀热忱的淮剧演员前行的目标。

2021 紫金文化艺术节上共展演了 4 部淮剧,分别是涟水县淮剧团的《哎哟,我的憨哥哥》(以下简称《憨哥哥》),泰州市淮剧团的《大喇叭开始广播啦》(以下简称《大喇叭》),建湖县淮剧团的《谷家大事》以及宝应县淮剧团的《浪起宝应湖》。这 4 部戏演出的时间、地点不尽相同,但观众的反馈却出奇的相似," 接地气 "" 有笑有泪 " 是出现频次最高的两个关键词。

△《大喇叭开始广播啦》剧照

《大喇叭》的故事取材于泰州市徐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勤生事迹,用 " 村头一只大喇叭 " 作为切入口、以修路为主线,讲述了苏中农村的老党员徐田生,在贫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故事。据泰州市淮剧团党支部书记、团长沈小冰介绍,"《大喇叭》是一部轻喜剧,为了展现淮剧特色,最后一幕还特别加入了淮剧中的‘大悲调’。"

△《谷家大事》剧照

淮剧《谷家大事》则取材于建湖当地的 " 正清米业 " 于正月初五向武汉捐赠 5 万斤优质大米的真实事例。建湖县淮剧团团长颜刚告诉记者,在建湖话中," 谷家 " 和 " 国家 " 的读音是一样的," 我们希望通过谷家这个小家的故事,来展现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疫情这件大事。"

△《浪起宝应湖》剧照

无独有偶,宝应县淮剧团创作的《浪起宝应湖》同样取材于当地故事,讲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一群被逼得走投无路的穷苦农民无奈成为 " 湖匪 ",最后投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故事。而涟水县淮剧团创作的《憨哥哥》则讲述了苏北水乡螺螺村普通党员王补丁的的故事。

一年下乡演出 150 多场,把好戏送进田间地头

涟水县淮剧团近些年好戏不断,这次于紫金文化艺术节中展演的《憨哥哥》是他们继《鸡村蛋事》《留守村长留守鹅》《村里来了花喜鹊》" 村官三部曲 " 后,全新打造的 " 党员三部曲 " 的首部作品,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自首演以来几乎场场爆满,甚至还有戏迷二刷、三刷。

演出场地并不局限于剧院,对于他们而言,平日演出最多的地方,可能是村民家门口、田间与地头。涟水县淮剧团只有二三十人,他们每年下乡演出却多达 150 余场。

△涟水县淮剧团下乡演出

翟永军印象最深的一次演出,发生在去年夏天。" 当时我们正在村民家门口演出,突然下大雨了,我们赶忙把设备用雨披遮了起来。雨越下越大,我们的演出却没停,因为台下的观众基本都没走,坐在台下热情依旧。所以我们的演员们更加卖力地将每个节目演好,散场后村民们全都站起来为我们鼓掌,现场许多演员的眼眶都红了。"

将好戏送下乡也是泰州市淮剧团的重点工作之一。" 我们每年的文化惠民演出有 100 多场,除了将戏送进田间地头,我们还会经常进学校,让更多孩子接触、了解淮剧。" 沈小冰补充道,几年前,泰州设立了一个文化惠民券,老百姓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点戏,他们按需供戏,泰州市淮剧团的点单次数和演出反响都居于全市前列。

△涟水县淮剧团下乡演出

淮剧小镇、筹办学校," 淮剧 +" 探索更多可能

如何让历史悠久的淮剧更具生命力?这是每个地方剧团必须面对的思考题。

20 世纪九十年代,是淮剧生存最艰难的一段时期,这段时间,许多演员为了生存纷纷转业,建湖县淮剧团当时已经接近瘫痪状态。回忆这段时期,颜刚的心情有些沉重," 当时太苦了,我们剧团的人,有的去摆摊,有的开店卖东西,甚至还有人卖苦力、拉起了人力板车。"

而今," 阵痛期 " 已经过去,建湖县淮剧团开始探索一条 " 淮剧 +" 的新道路。

近日,位于建湖县九龙口沙庄古村的 " 淮剧小镇 " 成为新晋网红。建湖县淮剧团会在镇上定点演出沉浸式剧目《小镇》,其独特之处在于将小镇中的 18 处场景融入戏中,形成了 " 戏在村里、村在戏里 " 的惬意与美好。

在颜刚看来,建湖是淮剧之乡,淮镇小镇的建成为淮剧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这是一座开放式小镇,游客们住在民宿里,白天吃吃美食、逛街购物、买买文创,晚上可以来看我们免费的沉浸式演出,当地的居民也有了休闲的新去处。最重要的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淮剧。"

除此之外,颜刚还透露,目前一所旨在培养淮剧后备力量的淮剧艺术传承学校正在筹备当中,建成后将招收 9 至 12 岁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将淮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链接:什么是淮剧?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等,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今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发祥于上海,现流行于江沪皖部分地区。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 " 儴儴腔 "" 栽秧调 " 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 " 门叹词 ",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 " 二可子 ",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 " 香火戏 " 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从而形成了淮剧。

(受访者及 2021 紫金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供图)

相关标签

喇叭 宝应 国民党 团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