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 石雪蓉
" 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对于杜甫的评价。自古以来,似乎不管是文人骚客,还是普通百姓,每每提起杜甫,我们心中浮现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位忧心忡忡、沉重愁苦的老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他的一生仿佛都是郁郁不畅,但就是这样一位诗人,畅游于他的诗歌中,令人不得不敬佩。
开元年间,杜甫踌躇满志,前去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哪知却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虽然科考之路不顺利,但他并未被打击到,自此四处漫游,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当他途经泰山,远眺泰山神奇秀丽、遮天蔽日的壮景,心胸震荡,豪情壮志溢满胸腔。随即,在泰山脚下写下了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这样激荡人心的诗句。如此意气奋发,豪情满怀的杜甫怎能让人不敬佩?
" 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这是现今许多人美好的期许,相信壮年时期的杜甫也曾怀揣这样的梦想,但仕途的失意,战乱的频发使他不得不走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因为战争,春天的风也变得肃杀,一切生机都被摧毁,杜甫与自己的家人也被分散两地,面对混乱的长安,他提笔写下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这样催人泪下的诗句。如此忧国忧民、悲痛无奈的杜甫怎能让人不敬佩?
面对满目疮痍的关中地区,杜甫弃官,带着家人开始逃难,一路漂泊至成都。"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 这种物资的匮乏,生活的无奈一直伴随着杜甫,可即便如此,他想到的并不全是自己,他想到的是全天下的寒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正是他在草庐之中发出的慨叹。如此殚精竭虑,以天下为己任的杜甫怎能让人不敬佩?
无论意气奋发的杜甫,还是悲痛无奈的杜甫,亦或是殚精竭虑的杜甫,他们都与唐王朝的兴衰息息相关,杜甫的诗歌就如同闪耀在天空的繁星,见证了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让人为之心忧,为之感动,为之敬佩!
七年级 ( 6 ) 班 泮润钦
宋朝,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奸臣当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既有昏庸无能的天子,也有精忠报国的令人敬佩的将士,还有狡诈阴险的小人。
而我要说的人,则是写下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千古名句的将领——文天祥。
南宋统治时期,文天祥高中状元,出任赣州知州。面对元朝大军压境,进攻临安时。他满身热血,曾说 " 大丈夫理应为国捐躯。" 他变卖家产,用卖家产得来的钱招兵买马前去救援。然而天子却胆怯害怕,妄听了小人之言,让文天祥委任存丞相,派他去元军的营帐中谈判。但是,元军却将其扣留关押。在这期间,元军多次派人来说服他归顺元朝,并许以高官厚禄。但文天祥不受利诱,铁骨铮铮,宁死不屈。之后,他趁元军不注意,逃出元营,历经磨难,继续组织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但只恨后继无援,最终 " 兵败如山倒 ",被俘押解到了大都。
在关押近四年的时间里,他大义凛然,宁折不弯,哪怕是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他依然不肯归顺,严词拒绝。最终被押赴刑场,面南而拜,从容赴死,年仅 47 岁。
岳飞曾说过,如若想天下太平," 文臣就要不爱钱,武将则要不惜死。" 文天祥做丞相、知州时廉洁正直,做武将时精忠报国,忠心耿耿。面对国家他曾说过为国捐躯,在之后也做到了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对于这种精忠报国,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的战士让我敬佩万分!
教师点评
济世安邦令人敬佩;铁骨铮铮令人敬佩;忠心耿耿令人敬佩。小作者引名句,举事例,将文天祥身上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写出了自己的敬佩之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